本报讯 (记者 朱兆浩 通讯员 添浩) 近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开启,一系列旨在增强公众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手机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习惯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Wi-Fi。公共Wi-Fi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警惕“钓鱼Wi-Fi”窃取你的账号、密码。
使用公共Wi-Fi淘宝账号被盗
近日,一名网友发微博说:“今早发现淘宝账号被盗,无法登录。幸亏客服给力,历经半小时重新设置。进入账号一看,小偷儿居然大半夜不睡觉,用我的账号买了许多东西。好在没法儿付款,不然损失就大了。看样子以后不能用公共Wi-Fi上淘宝购物了。”
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工作人员证实,有黑客在互联网上发帖,介绍如何设置“钓鱼Wi-Fi”抓取用户信息,窃取其账号和密码。从已发案例看,受害者一般很难发现“钓鱼Wi-Fi”。一旦连上,黑客在15分钟内就可以窃取上网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使用免费Wi-Fi被盗取个人信息
据介绍,为了让更多手机用户连上,这类Wi-Fi命名随意,且不设密码,可以轻松接入。犯罪分子在用户浏览网页或聊天儿时窃取用户的账号等。当被害人发现有经济损失时,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
其实,“钓鱼Wi-Fi”在国内外早已出现,业内人士也开始对这种犯罪形式加以关注。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在商场、酒店、机场、咖啡厅、快餐店等公共场所搜索到一个无须密码便可免费使用的Wi-Fi,最好慎重一点儿,当心其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不使用陌生Wi-Fi进行网购、支付
那么,如何消除公共Wi-Fi带来的安全威胁?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工作人员给大家支招儿,让你安全使用Wi-Fi。
首先,谨慎使用公共Wi-Fi。在公共场合上网,应该选择商家提供且有验证机制的Wi-Fi,最好在连接之前与工作人员确认一下。特别警惕同一地区多个相同或相似的Wi-Fi。这很有可能是“钓鱼Wi-Fi”,要格外留意。
其次,尽量不使用陌生的公共Wi-Fi进行网购、支付。使用公共Wi-Fi时最好不要使用涉及支付、网购等的相关账户,建议切换成移动数据再操作。多数使用Wi-Fi被盗案例均是通过连接公共网络后,在手机上输入了账号、密码,结果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被不法分子窃取。
最后,养成良好的Wi-Fi使用习惯。手机会自动连接名称相同的Wi-Fi,所以在公共场合把Wi-Fi调成锁屏后不再自动连接,以保证手机不连接来路不明的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