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旭静
笔者获悉,许昌市图书馆9月26日举办了“我邀明月颂中华”迎国庆暨中秋节少儿诗词朗诵会,邀请小读者品味诗词,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习俗。此活动推出后,市民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笔者欣喜地看到,和往年商家热闹非凡的“月饼大战”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节多了一些“文化味儿”。
当然,中秋节究竟应该怎么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有的市民打算到饭店聚餐,品尝美味佳肴;有的市民准备到名山大川游玩;有的市民准备带孩子到游乐园玩个痛快;有的市民想陪老人看戏、聊天儿。这些过节的计划各具特色,都很不错。笔者认为,无论是聚餐、出游,还是陪老人、孩子,都不要忘记咱们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定要注意传承传统文化,让节日多些“文化味儿”。
聚餐的过程中就包含许多传统文化。点菜的时候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如果老人的牙口不好,就多点几道软烂的菜品,体现了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文明饮酒、合理点餐、拒绝浪费,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为晚辈讲与中秋赏月有关的诗词、嫦娥奔月的典故,既可烘托气氛,又能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
外出旅游是许多市民过节的方式之一。出门旅游是一件寻找美、发现美、体验美的好事,也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过程。游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个人的文明素养。文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更是文化涵养的体现。因此,笔者提醒大家,外出旅游时要带着文明一起上路。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博物馆和剧场不大声喧哗、不插队等,做文明的传承者。
当然,利用假期回家看看,陪伴老人共享天伦之乐是中秋节的永恒主题。趁此机会,可以把孝敬老人和教育子女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传统文化。
中秋节即将来到,应该怎么过?笔者认为,无论怎么过,中秋节多些“文化味儿”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