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著名考古学家陈星灿 祝家乡人民日子越过越好

陈星灿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视频截图

本报讯 (记者 孙学涛) “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祝家乡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日子越过越好!”10月1日,著名考古学家、许昌老乡陈星灿在北京向家乡父老问好。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一场以考古为主题的集体学习。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66次集体学习唯一的一堂考古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陈星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陈星灿是地地道道的许昌老乡——许昌长葛人。他1964年出生于长葛石象一个叫“冢王”的村子。

1981年,陈星灿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系,获博士学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17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专职教授;201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增选为学部委员。

今年56岁的陈星灿曾长期奔波各地,工作在考古一线,参加过江苏吴县五峰山、深圳咸头岭、河南汝州李楼、灵宝北阳平等遗址的发掘工作,撰写了近百篇(部)发掘报告、论文、译文和专著,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国史前考古学史、中国史前社会生活史。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2001年正式提出,2016年完成结项。这一工程以考古资料证实了中华大地拥有5000年文明,具备“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这几天看新闻,看到俺村的陈星灿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解考古学,俺村的人都很骄傲和自豪,并勉励孩子好好向他学习!”10月1日上午,冢王村党支部书记白焕英说,唐代出生于此的王求礼曾担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因性情刚直、忠謇敢言成为名臣。其去世后葬于此,该村因此得名“冢王”。

如今,王求礼的墓冢仍在。下一步,他们打算好好保护王求礼的墓冢,做好文物遗迹保护工作,通过产业、文化等实现乡村振兴。

这一带也是东汉名士陈寔的故里。颍川陈氏是以汉末名士身份起家的望族。自陈霸先“自云汉太丘长陈之后”以来,天下陈氏大都以颍川为祖籍。

10月1日早上,陈星灿通过短信表达了对家乡人民的祝福:“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祝家乡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