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许昌往事

五郎庙旧事(下)

五郎庙的苹果你吃过吗?

□ 记者 陈晨 王威

请用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兆丰花鸟鱼市场的所在地曾是中王庙的土地。 记者 王威 摄

王万春向记者介绍中王庙的前大殿多次被改为他用。 记者 陈晨 摄

核心提示

在许昌,说起灞陵街道办事处五郎庙社区,人们脑海里最先跳出的字眼恐怕就是“精神病院”了。有的人更是会用“你是五郎庙跑出来的吧”这样的话来调侃他人精神不正常。其实,人们口中的精神病医院和五郎庙如今是该社区辖区内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坐落于华佗路旁的著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许昌市建安医院,另一个是坐落于延安路旁一处家属院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中王庙。这两个地方虽然不在一处,却因时代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王庙曾有前后大殿,前大殿被多次改为他用

中王庙位于延安路许昌市建安医院家属院内。该家属院临街是一排家属楼,走过一栋年代久远的三层老楼,就可以看到南窄北宽,大致呈三角形结构的院子,中王庙坐落于院子的最北端。庙前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庙院与临街家属楼最近的距离仅两步之遥。“这座庙就是中王庙了,也叫中岳庙、五郎庙,相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于被一排临街家属楼遮挡,并且藏身于家属院的最里边,所以虽然是市级文物保护文物,却不容易被人找到。”10月10日,在灞陵街道办事处五郎庙社区86岁老人王万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五郎庙社区知名的中王庙前,听老人讲述它的过往。

“别看如今的庙只有一个穿堂、一个大殿和左右两间配房,它以前可是占地面积很大的,光大殿就有前后两个。清乾隆年间,大殿被重修,这在如今庙里的一块石碑上是有记载的。石碑是当年建这一排临街家属楼时,人们从地下挖出来的。”王万春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来中王庙玩。那时的中王庙占地10余亩,二进院,有花园、牌坊、东西厢房和暖阁,还有前后两个大殿。

王万春说,虽明清时期多次重修,但历经数百年风雨,加上后来的连年战乱,1950年左右,后大殿因年久失修倒塌了。“现在庙里的大殿是前大殿。后大殿倒塌之后,前大殿被多次改为他用。”王万春告诉记者,前大殿在1953年前后曾被当时的许昌专区医院征用,后医院迁至如今的许昌市中心医院。这里还差点儿被当成农干校的教室,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

1955年左右,其被当时的农机站当成拖拉机训练班教室和开会的会场。“再往后,前大殿被部队征用成了疗养院。”王万春说。

中王庙曾被许昌专区精神病医院用作库房

“成为疗养院后,这里主要接收连级以上的干部。为了更多地接收病人,当时在庙的西隔壁,也就是如今这排临街家属楼的位置,建了一排红瓦房当住院部。而在住院部的最南头儿,建了一栋三层的门诊楼,也就是一进家属院,你们看到的那栋年代已久的老楼。”在采访现场,说到前大殿被部队疗养院征用一事,临街居民楼内83岁的老住户、从许昌市建安医院退休30年的老医生孟宪庭告诉记者,疗养院一直办到1960年。后来,他所工作的另一个部队医院从当时的许昌县河街乡天爷庙搬到这里,占用了原来的疗养院,组建成许昌专区精神病医院,也就是许昌市建安医院的前身。

孟宪庭告诉记者,至此,他便在这里一直干到了退休。他的老伴儿是该医院的护士。“刚来时,我在那座家属院门口的三层小楼上坐诊,如今小楼已经成了许昌市建安医院新来的实习医生和护士的宿舍楼。”孟宪庭说,当时的中王庙大殿被当成他们医院的存药库房,若不是这样,恐怕早就被拆了。

“由于医生医术高,当时许昌地区精神病医院的名头儿很响,可以说享誉豫中南。至今,周口、平顶山的病人还纷纷前来就医,许昌市建安医院依然名声在外。”孟宪庭说,当时许昌地区管辖地域大,加上医院名气好,所以慕名而来的病人根本住不下。“住院费当时也便宜,连吃住带开药,3个月500元。住院证总是积压100多张,不认识人根本别想住进来。”

孟宪庭介绍,许多病人只能带着干粮住在医院周边,这也使周边形成很多“干店”。“住一晚3毛钱,白天来医院治疗,晚上住在‘干店’里。这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商机。”孟宪庭说,后来医院搬到了如今的华佗路,原来临街的病房楼也拆除了,盖成了现在的家属楼。

兆丰花鸟鱼市场所在地曾是中王庙的土地

除了寺庙本身外,旧时寺庙拥有土地,中王庙也不例外。附近不少田地归寺院所有,同样被征收,改为他用。像现在的兆丰花鸟鱼市场这块土地,原来就是寺庙的。新中国成立后,寺庙土地收归国有,这里成为国有农场四分场,建起园艺场和奶牛场。园艺场的苹果园种有红星、金帅等优良品种,每年丰收季节供不应求。

王万春对园艺场有着很深的感情。说起园艺场的变迁史,他如数家珍。“1956年,咱市准备在蒋李集镇建国有农场。作为技术员,我和晁海石一起到蒋李集镇查看,并向上级打可行性报告。” 王万春说。

农场主要分布在今建安区蒋李集镇,那里有一、二、三分场。中王庙西侧的这块土地是农场四分场。这里和其他几个分场功能不同,种有果树,因此俗称园艺场。“最初,我在二分场当副队长,后来调到四分场当支部书记。” 王万春说。

1960年,许昌县、市合并,园艺场划归林业局管辖,没过几年又回到农场的怀抱。当年园艺场种植着大量的苹果树,每年秋季硕果累累,香气四溢。那些年,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低,吃穿都很紧张,因此,五郎庙村民经常偷偷溜进园艺场吃苹果。

“一旦被发现,村民就被职工送到我这里。我是五郎庙村的人,又是园艺场的支部书记,所以他们总是让我拿主意。” 王万春说,一边是国有资产,一边是乡里乡亲,情与理让他左右为难,“那些年为了处理这些糟心事,我伤透了脑筋。”后来,王万春辞掉了园艺场的工作。

往事不堪回首,园艺场早已物是人非。2004年,经过科学规划,这里成为我市最大规模的花鸟鱼市场。10多年来,兆丰花鸟鱼市场一直是许昌人购买花鸟的第一选择。争奇斗艳的花卉进入广大市民家中,送来清香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