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迎) 秋风起,柿子红。不少人对柿子“又爱又怕”。“老人吃柿子引起肠梗阻”“3岁女童吃柿子导致胃穿孔”……随着柿子的大量上市,网上此类消息层出不穷,让人真假难辨。吃柿子真的有这么多禁忌吗?10月13日,记者采访了许昌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师丁永菲。她表示,柿子富含鞣酸,容易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消化。但只要适量、科学食用,柿子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
柿子引来一大拨儿“流言”
当日,记者在市区多家超市和水果店看到,柿子售价在每公斤4元到8元之间,与苹果、葡萄等水果相比,算是比较便宜的了。
“这是本地柿子,为了方便运输,采摘时表皮较硬,需要放置一段时间,等变软了口感更好。”在市区文化路一个水果摊儿前,摊主热情地向顾客推荐柿子。“俺妈很喜欢吃柿子。但我听说吃柿子有很多禁忌,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一名中年女子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选购柿子。
在秋天上市的水果中,柿子是争议最多的。“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吃柿子容易引起肠梗阻”“柿子和酸奶同吃会产生结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这些“流言”,有些人觉得是危言耸听,置之不理;有些人则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吃柿子表现得很谨慎。
吃柿子尽量挑软的
“柿子之所以引发这么多争议,是因为含有鞣酸。鞣酸与虾、蟹、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同食,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凝结成不易消化的团块,造成肠胃不适。但只要不过量食用柿子,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丁永菲说。
有句歇后语叫:“老太太吃柿子——拣软的捏。”这句话本意是老年人喜欢吃比较软的柿子,比喻某人好欺负,或者处于弱势地位。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吃柿子确实应该挑软的。熟透的柿子不仅口感好,而且鞣酸含量也低。”丁永菲表示,软柿子比硬柿子更有益健康,味道也更甜。对于健康人来说,只要不空腹吃柿子,且不同时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适量食用柿子对身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