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关注全国第七个扶贫日

鄢陵花农

聂建民: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 记者 毛迎

在10月16日召开的河南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鄢陵县大马镇任营社区居民聂建民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聂建民出生于1980年。这个“80后”身上有怎样的故事?他因何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10月18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背负沉重压力,生活陷入困境

10月18日上午,太阳从薄雾中探出头。聂建民在自家的地里除草。“最近阴雨天多,地里的草长起来了,要抓紧时间清理,不然会影响苗木生长……”他一边忙碌一边说。

四年前的聂建民与现在判若两人。2016年11月,聂建民的父亲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瘫痪,他的母亲长期患有眩晕症。为给父亲治病,聂建民背上了债务。照顾两位老人、抚养两个孩子,沉重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2017年,聂建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困难的时候,帮扶责任人帮我爸申请了残疾补贴,县残联给我爸送来轮椅,我的孩子上学有补贴,每年给我家分红2500元……”聂建民细数他家享受到的精准扶贫政策,连连感叹党的好政策帮他家解了燃眉之急。

依托花木产业,实干摆脱贫困

鄢陵县是中国花木之乡,任营社区打造了千亩红叶石楠基地,地连地、棚连棚,很多人靠种植红叶石楠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成为贫困户不是啥光荣的事儿,我还年轻,有干劲儿。别人靠种苗木发家致富,我也能做到!脱贫奔小康,不能等、靠、要,必须下大力气苦干、实干。”聂建民暗暗地给自己鼓劲儿。

2017年,聂建民准备扩种苗木时没钱购买种苗。大马镇任营社区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王晓亮和任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好平陪着他在苗木市场寻找合作对象,希望有人把种苗赊给他,他把苗木卖掉后还款。找了十几家商户后,终于有一家同意了,但是要求扶贫干部担保。万一聂建民还不上货款,扶贫干部得帮他还。王晓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如果他还不了钱,我替他还。”

扶贫干部的满腔热情让聂建民深受感动。把种苗拉回家后,聂建民告诉自己“一定要争口气”。“我起早贪黑地干,每天回家的时候,村子里的婶子、大娘已经吃过晚饭,跳起了广场舞。”聂建民说。

想增加收入,必须扩大种植规模。缺少资金,扶贫干部从金融机构协调来小额扶贫贷款;不懂技术,农技人员手把手地教聂建民;没有销路,县、镇、社区各级干部千方百计帮他找销路……聂建民的事业越做越大:2017年,扩种3亩红叶石楠,收入近4万元;2018年,种植面积扩大到6亩,收入8万元,当年10月,聂建民主动申请脱贫摘帽。

致富不忘党恩,先富带动后富

今年,聂建民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种植的苗木增加到10多种。“目前,我家种植的海桐、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红花檵木等苗木已经销售一空,只剩下红叶石楠、金森女贞、金叶复叶槭三个品种的苗木。”聂建民说。今年,受疫情影响,苗木销售情况不像往年那样平稳。他不仅销售自家地里的30万株苗木,而且帮助其他居民销售五六十万株苗木。

聂建民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之星。富裕后他积极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需要有人帮忙移栽苗木、装车时,他总会叫上家庭困难的人,让他们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最繁忙的时候有60多人在聂建民的苗圃基地务工。2019年,他的劳务成本为四五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聂建民积极加入“大马镇脱贫之星宣讲团”,和其他脱贫之星一起在全镇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用鲜活的事例教育贫困群众,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10月16日,聂建民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上台接受表彰。“听了别人的先进事迹,我很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勤劳致富、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信心。”聂建民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