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市区又有7座公厕建好投用!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刘豪) 公厕这一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是最真实、最贴近民生的细节。10月19日,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处了解到,今年,我市计划新建、改建公厕15座。其中,7座改建公厕已完工并投入使用,8座新建公厕有一座已建成,切实缓解了市民之“急”,提升了城市品质。

今年新建、改建公厕15座

10月19日清晨,家住新兴路的李先生如往常一样出门跑步锻炼身体。许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竖起大拇指。“感觉很人性化,不仅是环境,还有新修建的公厕等市政设施,真的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李先生说。

东城区今年计划新建2座公厕。位于许昌二高对面的公厕已经建成,准备验收。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北围墙附近的公厕正在施工。

“新建的公厕美观大方,让人眼前一亮。它能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对于这个新建的公厕,李先生称赞道。

魏都区7座改建的公厕已经全部建好投用。这些公厕主要集中在社区,如孙庄社区、吴庄社区等。“这些公厕原来基础条件比较差,改建后内部设施更完善。”魏都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这些公厕投入使用后,得到附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0年以后,我市每年都把新建、改建公厕作为民生实事推进,累计提升改造公厕100多座,大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以人为本”的环卫服务品牌。

今年,我市继续发力,在游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建、改建公厕15座,基本实现500米内有公厕的城市布局,让市民步行5分钟就能找到公厕。

实现“一厕一景”提升改造目标

市城管局环卫处基建科科长周培告诉记者,在公厕改造过程中,他们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如厕需求。

市环卫部门在每年的公厕提升改造中,秉承设施人性化、美观化的理念,增设人性化设施,基本实现“一厕一景”的提升改造目标,使整体档次明显提升,设施更加完善,让市民满意。

在公厕建设中,完善给排水管网,提升为水冲式公厕;增设厕位隔断板,增强如厕隐私保护;通过增设侧窗、加大窗户可开启角度,改善通风条件,避免产生异味儿;设置洗手盆、面镜等;有条件的公厕增设无障碍设施;规范设置各类公厕标识、标牌等。

除了新建和改建外,我市将完善厕所的人性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全市高等级景区、度假区旅游厕所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母婴室的建设,鼓励增设便民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