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伟大胜利。志愿军战士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他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10月16日至20日,本报记者走访以“杨根思连”“于泮宫大功排”“王学才班”为代表的英雄模范集体,及我市部分曾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老战士,请他们回忆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核心提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部队。驻许杨根思部队就有三个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集体:“杨根思连”“于泮宫大功排”“王学才班”。
10月21日,记者走进“杨根思连”旅史馆,犹如置身血火交迸的历史长河——“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立下的铮铮誓言。
公式 记者 王利辉 张铮 黄增瑞
通讯员 王圆博
【故事】 “三个不相信”的战斗誓言
走进驻许杨根思部队杨根思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挺拔的雕塑——英雄杨根思。他怒目圆睁,神情坚定,身披雪衣,左手挟起炸药包,右手紧握铁拳,奋不顾身地冲向敌群……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一豪言壮语在著名影片《英雄儿女》中出现,是英雄王成双手紧握爆破筒、纵身冲向敌群的壮烈情景。该影片主人公王成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故事情节是杨根思在朝鲜战场小高岭战斗中英勇壮举的真实写照。
该部旅史馆讲解员彭明娇说,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闻讯后,杨根思二话不说赶往兖州,搭上了赴朝参战的“末班车”。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杨根思所在部队奉命扼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1950年11月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分工事摧毁。美军第一次进攻被打退后,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八次进攻。
最终,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他命令两名伤员携带机枪撤下小高岭。当美军发起第九次进攻时,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40多名美军同归于尽,年仅28岁。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践行】 面对生死考验,官兵就是上膛的子弹
“‘三个不相信’是老连长杨根思毕生践行的战斗誓言,更是激励一代代官兵的魂。”“杨根思连”指导员王玉恒说,新的历史时期,“杨根思连”视厚重的传统为起家之源、传家之宝,引导官兵在恢宏战史中汲取红色营养、在遂行任务中淬炼忠诚品格。
穿越时空,同样的赤诚情怀在“杨根思连”再次彰显。
2015年12月,该部队派出千余名官兵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维和集训时,排长杜希林把刚生产不久的妻子送回娘家,毅然背起行囊返回单位;维和期间,下士刘胜锋接到父亲患肝癌的消息,他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和战友坚守在执勤一线……
除夕,联合国营区10号哨位方向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两伙武装分子在3号平民保护区外围交火,哨位正在其中一方的火力范围内,旁边的土坡被飞来的子弹打起尘烟。作战值班室接到哨位报告后,命令就近的“105号车”火速赶到现场,成功驱离武装分子,得到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
面对生死考验,“杨根思连”的官兵像“一颗上了膛的子弹”。2016年7月8日,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105号车”迅速进入一级战备,在连战斗编成内执行警戒监视任务。
当日,已执勤一天的下士李磊主动请缨,要求继续留在战位。原本未被安排执勤任务的杨树朋也主动找到连长王震说:“现在,前方交火激烈,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炮手,让我上吧!”
当地时间7月10日18时39分,“105号车”在执行难民营封控任务时突然遭遇袭击,被火箭弹击中爆炸起火。陈英、姚道祥、霍亚会、吴乐、宋晓辉等5名同志受伤,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
【传承】 一句口号感动一座城市
在杨根思连,新干部到任、新战士入伍,看的第一场电影是《杨根思》,读的第一本书是《特级英雄杨根思》,参观的第一个场所是连队荣誉室。每天晚上点名,干部都会组织官兵高呼“三个不相信”精神、唱《杨根思连连歌》;第一个点的名字是杨根思,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如今,“特级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逐渐成为市民的精神财富。
市委办公大楼1102房间是市委值班室,担负着接收重要信息、协助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任务。房间门口右侧,有三行白底黑字,写的就是“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走进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大院,你会发现办公楼前和楼道内就有醒目的“三个不相信”精神。陈鑫垒获得河南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在他创办的河南拓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记者刚进门就看到企业文化理念有“三个不相信”精神……
“我虽然不是驻许杨根思部队的战士,但我了解‘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英勇事迹。我将他提出的‘三个不相信’精神用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上,对员工是一种激励和鼓舞。”陈鑫垒对记者说。
当驻军战斗口号在一个城市叫响时,整个城市都有了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