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关注环卫工人节

无悔坚守,风雨无阻,他们是城市的“闹钟”,也是唤醒清晨的悦音

环卫工人节:致敬最美劳动者

10月24日,环卫工人在工作。 记者 张铮 摄

核心提示

“也许你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也许你正起早赶路去远方,有一群忙碌的身影,正轻轻地为城市打扮梳妆……”这首《环卫工人之歌》,唱出了无数环卫工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作为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每天用双手装扮这座城市“容颜”的同时,用眼睛见证它的变化。

10月26日是河南省第二十三个环卫工人节。在这个属于环卫工人的节日,让我们走近环卫行业,看看环卫行业的新面貌,并向全市的环卫工人说一声:“‘城市美容师’们,你们辛苦了!”

□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刘豪

【坚守】 做唤醒城市清晨的“橙衣人”

一把扫帚、一只簸箕、一件橙衣,他们是城市的“闹钟”,也是唤醒你的悦音。

胡金万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坚持工作在清扫保洁一线10年,3650天始终如一,风雨无阻。他是唤醒城市清晨的“橙衣人”。

10月24日一大早,胡金万的环卫三轮车上,清扫工具一应俱全。大工具适合大面积清扫,速度快。遇到“牛皮癣”,得用小铲子清除。遇到犄角旮旯,小扫帚就派上用场了。他说,从事环卫工作10年来,他已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把扫帚。

在市区劳动路负责的路段,胡金万每天要往返几十趟。工作期间,他大部分时间反复弯腰捡拾路上、绿化带内的纸屑、塑料袋等垃圾。

10年来,胡金万几乎每天早上三四时起床,将近6时要完成第一遍清扫。“我们必须在大家上班前把路面清扫干净。”胡金万说。记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从4时到18时,除去中间简短的吃饭时间,一个环卫工人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胡金万告诉记者,他负责的路段树木茂盛,清扫难度很大。尤其是秋季和冬季,工作量增加两三倍。“特别是下雨天,树叶落下来粘在地上根本扫不起来。今天天气好,清扫时比较容易。”胡金万说。

记者问胡金万以后是否继续从事这份工作,胡金万说:“工作总得有人干,我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踏踏实实干好。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十年坚守,风雨无阻。环卫工人是城市的“闹钟”,也是唤醒清晨的悦音。他们是照亮晨雾中前方道路的一抹璀璨的橙色。

【变化】 机械作业提高环卫工人入行门槛

清扫更需要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在实处。

在许昌的大街小巷,早已不见一把大扫帚“打天下”的场景,而是各类环卫机械唱“主角”,构建起“以大中型洗扫车、清扫车为主,电动清扫车巡回洗扫为辅,每天定时冲洗道路”的作业体系,城区主要道路的机扫率在85%以上。

作业过程中,他们采用“一把扫帚”“日扫夜洗”“人机结合”等模式,消除保洁空白点,实现“从墙角到墙角”无缝隙同步保洁,在车行道全面使用机械,对重要路段的人行道采用人机配合模式进行深度清扫,实现作业精细化。

“前几年,我一个人负责文峰路几千米长的路面。路面坑坑洼洼,有煤灰、沙子、秸秆……我挥舞着大扫帚清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秋霞回忆起20多年前自己参加工作时的场景,仍然十分感慨。“早上忙完,脸是黑的,只有牙齿是白的……”

高压冲洗、洗扫一体、机扫保洁、人行道冲洗、人工快速巡回保洁……“高科技”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对环卫工人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要求。

“未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卫工人,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具有开车等技能,会用智能手机、最新的设备等。同时,要了解群众的需求,知道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比如蓝天保卫战、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市城管局环卫处主任周建生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卫工人的入行门槛将会提高。

【关爱】 建“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帮助

“近段时间天冷,我们在这里把带的早饭用微波炉加热后再吃,特别方便。”10月25日中午,在市区古槐街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环卫工人李素丽对这个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爱心驿站”赞不绝口。

户外劳动者受人尊敬,日夜奔波在大街小巷,维持着城市的运行。即使面对疫情,他们也无怨无悔,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地服务每一位市民。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特殊,户外劳动者在就餐、饮水、临时休息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不便。

为了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这些问题,让户外劳动者切身感受到来自工会和社会各界的温暖,许昌市总工会联合环卫、金融、医药、通信等部门,建起“爱心驿站”,并配备冰箱、彩电、饮水机、微波炉、雨伞、图书等必需品,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饭可加热、累可歇脚”的地方。

为了让“爱心驿站”提供优质的服务,许昌市各级工会组织按照“六有标准”(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员管理、有地图可查)加大“爱心驿站”规范化建设力度。

“我们也是城市大家庭的一员,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对于城市的变化,环卫工人李成跃感慨颇多。如今,市区大多数商户已养成定点、准确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我愿意为我生活的城市更干净出力,希望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李成跃说,让许昌的环境更整洁、市民的生活更舒适,是他们的愿望。

■ 相关新闻

技能比武,环卫工人大显身手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刘豪) 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环卫工人队伍,10月22日上午,我市举办环卫保洁技能比武活动,90名环卫工人大显身手。

本次技能比武活动将工作技能变成趣味运动,来自市城管局环卫处、各县(市、区)城管环卫部门的10支代表队共计90名选手参加,围绕汽车驾驶、道路机械清扫作业、道路机械冲洗作业、公厕保洁、扫帚编织等5个竞赛项目展开角逐。

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许昌市城管局环卫处的环卫工人获得汽车驾驶、扫帚编织项目第一名,魏都区环卫部门的环卫工人获得道路机械清扫作业、道路机械冲洗作业项目第一名,东城区环卫部门的环卫工人获得公厕保洁项目第一名。

近年来,市环卫部门将传统作业模式升级为集现代化、机械化、智慧化于一体的立体保洁模式,通过“比、学、赶、超”的方式激励环卫行业的干部和职工学习先进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