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许晨) 昨日,本报收到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寄来的2019年度赵超构新闻奖获奖证书:许昌晨报参评的5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记者黄双燕、孙学涛采写,王现科编辑的新闻特写《老支书两戴党徽》荣获特等奖。这是许昌晨报2018年加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以来首获特等奖。
10月23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35届年会在厦门召开,2019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中国晚报界最高新闻奖)正式公布。评委在全国155家晚报报送的700件优秀新闻作品中评出特等奖14件。
这次荣获特等奖的新闻特写《老支书两戴党徽》,是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认真践行“四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之一。2019年5月起,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专栏形式推出大型专题报道《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记者行》。集团旗下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传统媒体报道形式与新媒体传播手段有效融合路径,统一力量采访,不同渠道分发,一大批带着露珠、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新闻产品见诸报端、移动端;一大批记者奔向乡村振兴火热实践现场,锤炼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助推了许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服务了许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截至目前,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共走进我市130多个乡村,采写稿件360多篇(件)。
此外,记者毛迎采写、王现科编辑的通讯《一对“爹妈”6个娃 浓浓亲情跨越血缘》荣获二等奖;记者牛书培摄影、毛志刚编辑的新闻摄影作品《今天,还你一个拥抱》荣获摄影类二等奖;记者刘力华、毛迎采写,王现科编辑的通讯《扛着党旗做公益,“互联网+”助脱贫》荣获三等奖;记者王利辉撰写,发表于《青年记者》的论文《让“暖”成为报纸的价值取向——以许昌晨报“暖新闻”报道为例》,荣获优秀新闻论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