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闻深三度

以人为本勤管理 出门入园享美景

近年来,我市的园林绿化注重从绿化到彩化的转变。

如今,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许昌,人们推门见绿,出门入园。散布在我市建成区的广场、游园、公园彰显了许昌的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历史之魅,擦亮了城市颜值,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指数。我市城市宜居度、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多次获得全省第一!

11月2日,记者从我市园林部门了解到: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54%,绿地率为36.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75平方米。

记者 牛志勇 文/图

彰显文化之风,主题公园越来越多

“你们再向前来一点儿,双手摆个心呗!”11月1日下午,在市区清潩河畔的爱情主题公园内的“大戒指”旁,市民黄女士为父母拍了一张纪念照。爱情主题公园位于天宝路至宏腾路段的清潩河游园,由南至北划分为相遇相识的邂逅园区、相知相恋的伊甸园区、相爱相许的连理园区和相伴相守的天伦园区。每到周末,会有大批市民带着孩子在其中游玩,欣赏如画美景。

爱情主题公园只是我市近年来打造的主题公园之一。近年来,随着许昌城市的快速发展及文明城市创建的不断深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市区的主题公园越来越多,成为许昌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彰显着许昌多彩而厚重的文化。

11月2日,在位于天宝西路以北、玉龙街以南、长春路以西、灞陵路以东的魏都区无废公园,记者看到,废旧轮胎、啤酒瓶、建筑垃圾等材料组成了公园内的特色景观。建设方结合园路和空间营造,将废弃物实现再利用,通过有趣、生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废弃物融入公园整体环境,令人耳目一新。未来,这里将形成我市的“无废城市”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市建设了不少主题公园,如位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灞陵河打造的质量主题公园。该公园以普及质量知识为核心,沿着灞陵河两岸景观带打造了质量故事、质量之路、质量广场、诚信之路、质量景墙、质量长廊等主题区,涉及27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质量文化和质量元素。位于天宝路与延安路交叉口附近的魏都区党建主题公园,以“讲述党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设计理念;位于东城区鹿鸣湖畔的鹿鸣湖健身主题公园,以休闲健身为主题;在市区新兴路东段秋湖湿地内,我市打造了首个消防主题公园。如今,魏都区灞陵湖健身公园也在建设中。

融入服务理念,市民游玩更加称心

近年来,我市在修建游园的同时,注重设置各类健身设施,为市民健身、休闲提供诸多方便,形成了一个可以让市民回归自然的“休闲健身娱乐圈”。而今,市民出门不到15分钟就能找到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漫步在水绿交融的河畔,感受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幸福感与获得感油然而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的广场、游园、公园绿化重在主题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美取胜,乔、灌、花、草搭配合理,体现季节变化,群体效果好。按照《河南省城市广场绿化达标标准》,我市尤其重视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广场、游园、公园的建设,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植物造景为主、以美取胜的绿化效果,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现在的中央公园内不仅有公厕,而且有小绿站点、智慧阅读空间、自行车步道、休闲座椅、儿童游乐场,带孩子来玩真是太方便了。”11月2日,在中央公园陈庄街北侧不远处的儿童游乐场,带孩子游玩的市民赵建国说。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在中央公园、鹿鸣湖体育公园等新建公园及清潩河游园、许都公园、天宝河游园等的提升改造中,均设置了便民服务设施,如公共健身器材、游乐设施、小绿站点等,让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享受城市民生工程带来的福祉。

注重精细化管理,助推公园美丽升级

在我市春秋广场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妙趣天成。曾经,这里的草地是严禁踩踏的,但常有抄近路的市民从草坪中穿过,走得多了,就走出了一条条小路。对这些原本没有的路,我市园林部门不是一味地“堵、拦”,而是在这些“路”的基础上用中间带孔的路砖铺设出一条条固定的景观路,不仅保证游人穿行,而且对草坪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取得了美观和实用的“双赢”。

如今的中央公园风景秀美,人气很旺,成为很多市民的打卡地。这里的生态植被景观与生态系统规划按照“春扶柳、夏观荷、秋赏枫、冬看松”的原则,以“水陆两景,夏荷冬梅”为主题,规模性种植,让园内实现了季季有景。不过,中央公园自从修建好以后,就一直采取属地管理模式,分别由东城区、魏都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今年7月1日,为进一步理顺中央公园管理体制机制,许昌市城管局正式全面接管中央公园的管养工作,有利于实现对中央公园统一标准、统一协调、统一监管、统一考核,推动中央公园绿化档次和形象的整体提升。

许昌市城管局中央公园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运忠是一名资深的园林人。“近年来,我市的园林绿化实现了由绿化到彩化的转变,加强了立体绿化,同时,管理更加精细化。”李运忠说。所谓精细化,精就是精益求精,细就是细致,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不留死角、不留空当。换位思考,群众满意是关键。如许昌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专门印发了《许昌市中央公园考评办法》,从绿地管理、水体管理、设施管理、公共秩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责任到人,实行“日巡查、月考评、季综评”的考评方式,推动中央公园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多年来,许昌不断扩绿提质,拓展绿色空间。进入2010年之后,许昌的城市绿地总量快速增长,各类公园、广场、游园建设呈现出规模大、品位高等特点。近年来,我市提升改造了西湖公园、清潩河游园、天宝河游园、南湖游园等,新建了东湖游园、北海公园、鹿鸣湖体育公园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设施全的园林绿化项目,尤其是占地3300亩的中央公园更是大手笔,一建成就“惊艳”亮相,成为许昌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如今的许昌“河畅、湖清、岸绿、景美”,推门见绿,出门入园,移步换景,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情舒适,幸福感满满。今年3月份,许昌在“城室科技”研究公布的“2019中国城市街道绿视率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绿视率达到27.56%。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54%,绿地率为36.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7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