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了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我们村变化可真大!”11月7日上午,记者刚走进建安区榆林乡岗刘村村委会,村主任于应周就拉着记者的手去见该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选。
王选是“90后”,身高约1.8米,瘦脸短发,年轻英俊,举止稳重。
“我今年28岁,是漯河市临颍县人,从许昌学院本科毕业后,在天昌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工作,20岁入党。”王选的自我介绍简单明了。
岗刘村党支部书记万爱民说,今年年初,王选作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他们村。最初,干部群众看他年纪轻,以为他是来“镀金”的。没想到,他进村后就和贫困户打成一片,吃住在村里。他先后为贫困户魏周甫修羊圈、购买山羊,协调市交通部门为村里铺了2.8公里长的水泥路。秋收结束,他帮村民销售了近8000公斤的小米,工作很接地气。
为了让贫困户和在家农闲的村民有钱挣,王选和所在企业协调,安排20多位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到天昌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做烟叶分拣工作,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俺家的羊圈是王书记帮忙修建的。为了让家里的两个孩子上学,他想了不少办法 。”记者跟着村干部来到贫困户魏周甫家,71岁的老魏激动地说。
魏周甫的妻子患有智力障碍,身体还有残疾。他的两个孩子,一个16岁,另一个17岁。哥俩初中毕业后,本想辍学外出打工。王选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经过多方协调,让老大魏鑫锋到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上学,老二魏火锋到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读书。
“我们村位于襄城县、临颍县和建安区三地交界处,有2400多口人。因地处偏僻,村里的发展没有起色。”村主任于应周说,村里曾经也有发展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起步。
“王书记来后,他的想法紧跟时代发展,我们把村里的远景规划重新进行了梳理。”万爱民说,在全村干部大会上,由于村里土地肥沃,有种植蔬菜、辣椒的历史,他们着手建塑料蔬菜大棚,以点带面发展蔬菜种植。
“村里通往襄城、临颍的公路已经修好,有直达公交车,交通非常便利。”王选说,如今,岗刘村已在公路两侧规划了数十名亩的葡萄园、石榴园、仙桃园,准备以此发展乡村采摘游。另外,村里开展联合办企,通过入股企业的形式带动企业发展,从而安排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这些变化和远景规划,让干部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村里的另一位帮扶干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