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IT·分类

使用手机的八大不良习惯,你有吗?

本报讯 (记者 朱兆浩 通讯员 添浩)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浏览信息、聊天儿、传输文件、移动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更新换代的加快,人们对它的依赖度也与日俱增。但是,人们使用手机时,经常有一些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一:不设置锁屏密码

很多人图省事,不为手机设置锁屏密码。据统计,不设置锁屏密码遭受财产损失的风险高达33%。所以,建议大家在手机上设置锁屏密码。

不良习惯二:看见二维码就扫

很多人看到有优惠活动,对着二维码就扫。这些二维码里可能暗藏病毒,一旦“中招”,个人信息就会被盗取。

不良习惯三:见Wi-Fi就连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公共Wi-Fi隐患多。不法分子针对大家对于网络的依赖设置钓鱼Wi-Fi。一旦接入,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就会被盗取。所以,公众Wi-Fi一定要谨慎连接。

不良习惯四:点击不明链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短信,说你中奖了,点击相关链接兑奖。其实,这些链接隐藏着病毒。一旦点击,个人信息就会被盗。因此,大家切勿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不良习惯五:不清理内存

有时候手机变卡,是因为太长时间没有清理内存了,各种垃圾会影响手机运行速度。建议大家定期对手机内存进行清理。

不良习惯六:不备份个人数据

有些人可能觉得备份联系人、照片等个人数据没必要。但是,一旦遇到升级或者其他情况,导致手机格式化,数据丢失无法恢复的时候后悔就晚了。养成定期备份资料的习惯,有备无患。

不良习惯七:使用手机浏览器购物

手机浏览器和电脑浏览器一样都存在被病毒攻击的可能。现在,人们使用的电脑端浏览器都有插件保护网购,但是手机端没有。所以,当使用手机浏览器购物碰到钓鱼网站时难以分辨,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不良习惯八:电量用尽再充

很多人习惯把电池电量用到自动关机甚至发出警告时才充电,长此以往对电池寿命影响很大。电量低于20%就可以充了,平时随用随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