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关注“双11”

我市出台《许昌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 致力打造中部地区直播电商“领头雁”

发力直播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长葛市一家蜂产品企业备战“双11”。 记者 牛志勇 摄

核心提示

不同于往年“双11”短暂的狂欢,今年,天猫“双11”战线拉长,第一拨儿预售活动从10月21日就开始了。对于我市众多网店店主来说,“双11”前已经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阶段。

许昌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市共有15个淘宝村、9个淘宝镇,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4个以蜂产品为主打商品的村庄登上“2020年农产品百强淘宝村”榜单。此外,长葛市还登上“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榜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我市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护航”电商发展?电商发展对农村、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1月1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 记者 毛迎

【优势】我市共有15个淘宝村、9个淘宝镇

11月10日,天气晴朗,长葛市佛耳湖镇岗李村沐浴在初冬的暖阳里,街道两侧墙壁上“小蜜蜂、大产业,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农村电商到你家,家家致富乐万家”等宣传标语彰显这个村庄的与众不同。作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岗李村探索出了“企业+网络平台+农户”的“岗李模式”,被阿里巴巴称为“许昌网店现象”。蜂产业的良好基础,为岗李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2016年,岗李村被阿里巴巴誉为“岗李模式的淘宝村”。

长葛市佛耳湖镇尚庄村是传统的蜂产品专业村。近段时间,尚庄村的网店店主非常忙碌。每天15时许,圆通、韵达、顺丰等10多家快递公司的车辆会准时停在村口的公路上,村民则把包装好的蜂蜡、蜂蜜等蜂产品和蜂机具从家里拉出来装到车上,然后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尚庄村人就是能,家家户户淘宝店,买卖双方不见面,照样还是把钱赚。”这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尚庄村村民借助电商平台销售蜂产品的场景。2016年,尚庄村被列入淘宝村名单。

不久前,阿里研究院、淘宝村发展联盟、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我市共有15个淘宝村、9个淘宝镇,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4个以蜂产品为主打商品的村庄登上“2020年农产品百强淘宝村”榜单。此外,长葛市还登上“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榜单。这是我市大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体现。

近年来,我市农村电商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以淘宝镇、淘宝村、电商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举措】出台电商发展行动方案,创新电商扶贫模式

在长葛市大周镇豫晨庄园,工人忙着将有机蔬菜装箱、装车的场景已经成为常态。豫晨庄园2015年扎根大周镇,建起了占地500亩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产品多销往郑州、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豫晨庄园生产的蔬菜出现滞销。长葛市商务局了解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农购网。针对豫晨庄园产品的特性,农购网联系了郑州、洛阳、许昌等地的社区平台,将成箱的有机蔬菜直接拉到小区门口销售。

受疫情影响,饭店的蔬菜采购量减少,蔬菜销售受阻。长葛市商务局联系农购网,有效解决了豫晨庄园、石象镇学杰农业合作社等种菜大户的蔬菜滞销问题。其中,农购网的一场公益直播,卖掉了25吨胡萝卜。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我市商务部门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联动的优势,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先后对接淘宝网、京东生鲜、农购网等电商平台,开展“淘宝直播”“网络直播公益专场”等活动,累计销售3000余单,帮助农户卖掉近150吨农产品,销售额达120万元。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提振消费信心,提升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我市出台了《许昌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通过鼓励引导直播电商发展,培育一批直播电商机构,孵化一批网红品牌,培养一批带货达人,营造直播电商的浓厚发展氛围,加快电子商务品牌塑造,助力电子商务产业迭代升级。

市商务局注重创新电商扶贫模式,积极探索“电商+贫困户”“电商+企业+贫困户”“电商+基地+贫困户”“电商+旅游+贫困户”等电商带贫模式,为贫困户增收搭建载体;通过系统化的电商实用技能培训及“直播销售”“短视频销售”“公众号销售”等自媒体推广销售形式,引导贫困户实现自主创业;通过网上接订单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搞生产,帮助贫困户增收;建设电商扶贫基地,让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

目前,全市共培育电商带贫企业50家,建成电商扶贫基地9个,流转贫困户土地1000多亩。花艺公司、五彩大地、建业绿色基地、大力鼓合作社、明丰蜜桃等电商扶贫基地共吸纳90名贫困户、残疾人就业。

【目标】打造中部地区直播电商“领头雁”

许昌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发制品行业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日均流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85%。直播电商经济可以将许昌的发制品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外贸出口额快速增长。

6月30日,市商务局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开展的许昌发制品跨境电商直播活动正式举行,一场面向全球观众的直播在东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启动。活动期间,阿里巴巴国际站直播项目组进驻许昌,持续开展许昌发制品明星企业直播探厂、许昌发制品企业跨境直播试点、许昌跨境电商峰会等活动。

9月7日,2020全球速卖通出海战略推介会(许昌站)举行。推介会上,市商务局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了阿里巴巴·许昌跨境品牌专区项目和全球速卖通(许昌)本地运营服务中心项目。

9月26日,全球速卖通联合我市打造的全球首个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在许昌揭牌。该基地揭牌后,将每月至少举行100场直播,并为商家提供优质主播、MCN机构等资源,帮助商家培养直播人才。

《方案》指出,2022年年底,我市将构建10个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扶持2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直播机构、孵化50个网红品牌、培育1000名带货达人,打造中部地区直播电商“领头雁”。

为实现发展目标,我市将全力支持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政企联动局面;依托特色产业优势,推动直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质直播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经纪公司、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入驻,形成行业集群效应;打造“直播网红打卡基地”,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示范性强的直播基地,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培育本土直播电商企业,做大业务规模,丰富网红资源,提高网红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壮大直播电商市场主体。

“我市致力打造中部地区直播电商‘领头雁’,将进一步推动直播电商在传统商贸领域的应用,探索多元化直播电商应用场景,加快直播电商在扶贫领域的应用,鼓励直播电商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构建直播电商人才支撑体系,开展公益性直播电商培训,组织培养新人主播,举办直播电商带货大赛,扶持培育带货达人。”市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梁金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