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志鹏 李嘉
“芳,忙着呢?”11月6日,小陆庄驻村第一书记张婧带着记者找到村民李芳。
“张书记来了!”正低头分拣辣椒的李芳,听到张婧的声音立刻热情地打招呼。
“这活儿干着咋样?一天能挣多少钱?”张婧关心地询问。
“不多,一天才20多块钱,跟在咱的扶贫产业基地里一天50块钱没法儿比。”李芳说,“不过,能挣一个是一个,总比歇着强。”
李芳今年68岁,和丈夫都是比较勤快的人,年轻时日子过得比较安稳。2006年左右,李芳的丈夫得了脑血栓,无法再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一家人的生活每况愈下。
随着丈夫的病情加重和孩子逐渐长大,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很快将家底掏空。2012年,李芳的丈夫不幸去世。“那时候的日子真不敢想,眼瞅着过不下去了。”回想起之前艰难的日子,李芳眼中泛起了泪花。在照顾生病的丈夫期间,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李芳肩上。常年劳作让她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等,无法再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
“地没法儿好好种,想打工出不去,你想想那日子啥样。”李芳说。脱贫攻坚战略全面实施后,李芳和家人的生活有了变化。
2017年,李芳家被认定为贫困户之后,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公益岗位等政策落实到位。李芳看病、孩子上学和基本生活都有保障。最重要的是,村“两委”成员和扶贫干部将李芳的儿子刘亚辉安排到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厨师技艺。刘亚辉学成回来后,很快就在镇上一个比较有名的饭店当大厨。2018年,李芳家顺利脱贫。
“亚辉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张婧问。
“不多,五六千块钱吧。”李芳不好意思地说。
“不是五千,是六千吧!我咋听说老板给五千,亚辉不想干,涨到六千才留下!”张婧笑着说。
“嘿,嘿,嘿,是六千,六千。”李芳笑着说。
“恁儿媳妇在市里打工,工资也不少吧?”张婧接着问。
“她是服务员,工资不高。”李芳说。
“儿子、儿媳妇都能挣钱,你身体不好,就在家歇歇吧!”张婧说。
“我闲不住,想把日子过好得大家一起努力。”李芳说。
脱贫不是终点,幸福的日子要靠自己打拼。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李芳一直没有闲着。虽然不能干过重的体力活儿,但是她坚持在本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今天,张书记在这儿,我也不怕你们笑话。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党的好政策,还有张书记这样的好干部。”李芳感激地说。
旁边几名村民附和:“我们以前都是贫困户,现在脱贫了,心里都记着党和政府,还有张书记的好。”“是啊!你看看现在,吃穿不愁,又都有收入,日子多好啊!”“张书记在俺村几年,几天不见想得慌。”……
张婧2017年到小陆庄驻村。3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小陆庄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她最欣慰的是,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好,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通过志智双扶,贫困户掌握了增收的技能,树立了致富的志向,脱贫之后依然想方设法致富。
“我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小陆庄会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张婧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