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铮
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面对落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哀叹生命的短暂,有人感伤生命的无常。
在摄影爱好者的眼里,落叶之美美在形式多样、美在色彩艳丽,虽然微小,却绽放出生命中最后的辉煌。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气节。
11月10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摄影爱好者,听他们讲述拍摄落叶的故事。
生活离不开自然之美
当天,摄影爱好者高文胜和往常一样,背着摄影器材早早就出门了。
“我市设置落叶路以来,我拍摄了不少有关落叶的图片。前两天,得知落叶路、落叶公园增加了不少,我想出来拍一些以落叶为主题的图片。”高文胜说,他把拍摄落叶的地点选在中央公园、许都公园、南海街、灞陵路等地方,不但拍摄了银杏落叶,而且拍摄了不少美国红枫落叶。
在高文胜拍摄的图片中,记者发现这些落叶图片无论是选材上还是角度上,都如同油画一般色彩斑斓,展现了许昌的大美风光。
“道路是落叶最大的载体,也是拍摄落叶最好的场景。”高文胜说,道路用不同的材料铺成,因此质地和光滑程度各不相同,但是平整的表面、深沉的色调是非常好的背景。
城市使我们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过度追求“一尘不染”,可能损失一些城市应有的自然美感,甚至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
高文胜从自己的摄影作品里认识到,生活离不开自然之美,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生态高颜值”。
美好的东西值得分享
树叶的再生和落地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对市民刘东来说,落叶却带给他了一种别样的情怀。每到落叶季节,他都会拍摄一些落叶图片和视频。
刘东爱落叶,缘于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每天晚上会在校园里绕一圈儿。那次,他无意中看见路边花草丛的一个角落散发出金色的光芒。“我走过去,看着大叶女贞树的叶子在地面灯光的反照下,显现出非常漂亮的层次。”刘东说,与落叶的一次偶遇,让他爱上了拍摄落叶。
“许昌设置落叶路,给我拍摄落叶提供了场景和素材。”刘东说,大学毕业后,他买了单反相机,走上了业余摄影爱好者的道路。他拍摄许昌的美丽景观,拍摄普通人的故事,更爱拍摄落叶。
前几天,刘东拍摄了一组落叶图片,并取名《光与叶子》。刘东说,拍摄的这组照片可能无法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度,但这组照片带给他一种向往美好的宁静。
“这组照片,让我想到了校园里的夜晚,‘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刘东说,他还将这组照片做成了视频,配上了音乐,感觉挺好。
“美好的东西值得分享。”刘东说,生活在城里的人们,看惯了高楼大厦,住惯了水泥建筑,需要换一种心情,换一个场合去激发内心的感动。有时候,感动真的很简单,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是人对遇见美好的本能反应。
每幅作品都在讲述故事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古至今,落叶总是能够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缓扫落叶为城市留住美好瞬间,满足了群众对美的认知、对美的向往,更能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人文韵味。
几天前,《许昌晨报·摄友》刊发了一组以落叶为主题的图片。透过一张张图片,我们不光看到了落叶之美,也看到了拍摄者记录岁月的故事。
晨报摄友“羽扇纶巾”的作品《小小摄影师》,是一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作品。他告诉记者,那天午后,许都公园银杏林里人特别多。不少老人在这里捉对下棋,各年龄层次的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拍照。
“我走着看着,突然被一个拍摄落叶的孩子吸引。我见画面很温馨,赶紧拍摄了下来。”“羽扇纶巾”说。
还有一幅作品,画面上是一个像芭比娃娃一样的小女孩儿坐在落叶上。拍摄者“一叶知秋”介绍,许昌东站广场银杏树下落叶满地,可爱的小女孩儿正在捡拾落叶。孩子和落叶带给人们一段童年的回忆,画面很有美感。
高文胜的作品《金黄》则是用光和叶讲述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期待。
在摄影爱好者夏先生的眼中,以往,在许昌很难找到让他满意的城市初冬景色。落叶路的设置让大家不出远门就能赏叶,尽显一座城市的诗意与温度。
一条条街道铺满色彩缤纷的落叶。青年人走在路上,怀着对生活的希望;老年人走在路上,怀着对生活的回忆;孩子奔跑在路上,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