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魏新傲 通讯员 王梦珂 马孟孟) 2019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许昌市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无废城市”的意义,从小树立环保节约和绿色生活意识,市南海街小学开展了以“无废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主题班会。该校各年级在班会上倡导学生做爱护环境的实践者,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争做文明行为的传播者,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健康、卫生、文明等理念和行为规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良好的行为影响其他人。
演讲比赛。该校四年级开展建设“无废校园”演讲比赛,学生们积极参加。通过演讲比赛,学生们知道了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自己在建设“无废校园”过程中的责任,了解了建设“无废城市”“无废校园”的意义。
校园文化。该校五、六年级学生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手抄报。校园内各班文化墙上的内容更是丰富,为整洁美丽的校园增添了几分色彩。“无废校园”的理念被每个学生熟知,体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弯腰行动。校园外也少不了“南海学子”的身影。他们深入社区、走进游园,认真地擦拭城市文明标语牌、应急逃生指示牌等。他们铆足了劲儿,清扫地上的落叶,捡拾草丛里的杂物,并把垃圾、落叶分门别类地放入垃圾桶,为家乡许昌建设“无废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垃圾分类。该校二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智慧阅读空间,翻看有关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的书,然后利用废纸制作简易的分类“垃圾桶”,按照“垃圾四分法”,把从游园内捡拾的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桶”。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了如何将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该校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利用平时所学的知识,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用废旧纸杯、饮料瓶、纸箱制作出天平、潜水艇、小风扇、饮水机等有趣的作品。大家既做到了废物利用,也从中学到很多科学常识。
有的学生开动脑筋,将周末捡拾的落叶做成书签等小物品,用勤劳的双手让一片片落叶呈现出别样的美!有的学生为课本换上了“新衣”。以前,为了防止课本受损,学生们大多用的是塑料书皮。这种书皮的边角锋利,不环保。在“无废校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将旧挂历、旧报纸做成书皮,并用画笔为书皮梳妆打扮。
他们这样做不但节约了资源,而且掌握了一项新技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重视生态文明。“许昌是河南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每一位许昌人都应该积极树立‘无废理念’,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市南海街小学校长陈书安说,“学校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阵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文明、绿色、健康、美丽的‘无废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