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好大一棵树·分类

宁庄大柏树:“美丽乡村”的守望者

宁庄大柏树 记者 吕正子 摄

□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陈灏

好大一棵树

第107期

树种:圆柏

树龄:800年

地址:建安区椹涧乡宁庄村

颍河是流经我市的一条大型河流。在建安区,颍河“两进两出”。一座平原小村因颍河而兴,一棵800岁的古树因颍河而长。

800年圆柏,平原小村的“宝贝”

建安区西部边陲,颍河自禹州市范坡镇出境后进入建安区灵井镇,由北向南蜿蜒流淌。至椹涧乡最西端后,颍河拐了个“U”形弯。弯道中坐落着一座名叫宁庄的小村。宁庄村西部有片空场,北端是座高台。高台上,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傲然伫立。大树的树干粗大,部分树枝弯曲着垂向下方,树下建有圆形花坛。大树的枝叶呈现南侧稠密、北侧稀疏的特点。

“这是一棵柏树,已经生长了好几百年。我小时候它就这么大了!”树下空场上,80多岁的张大爷正在晒太阳。他介绍,这棵树是宁庄村的“宝贝”,乡亲们都很爱护它,不允许小孩子攀爬,更不允许有人砍伐它的枝叶。

“大树之所以出现南侧枝叶稠密、北侧枝叶稀疏的特点,可能与光照有关,因为南侧向阳!”张大爷说,大柏树的叶子很神奇,有的枝丫上长着柏树的叶子,有的枝丫上长着松针,还有的叶子像桧树的叶子。几年前的冬天,宁庄一带下了大雪,大柏树的枝叶太稠密,上面落的雪太厚,最终导致枝丫被压弯。这就形成了如今大柏树有的枝丫弯曲垂向下方的现象。

许昌市古树名木一览表对这棵大柏树也有记载:它是一棵圆柏,树龄为800年,树高10米,胸围200厘米,冠幅直径10米。

一条河,一个村,一座岗

从大柏树出发向西,不远就到了颍河岸边。宁庄村西端,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横跨颍河之上,河对岸就是禹州市范坡镇。“现在交通方便了,河上架了桥。以前这里是个渡口,往来两岸要坐渡船!”张大爷说,宁庄村因宁姓聚居于此而得名,下辖宁庄、大余张、小余张、徐庄4个自然村。大柏树所处的位置就是大余张村。对于大余张、小余张两个自然村的由来,1990年出版的《许昌县地名志》是这样记载的:余姓和张姓在此建村得名余张。明末清初之时,一部分村民迁出,在旁边建村,取名小余张,原余张村则得名大余张。

宁庄村不仅三面环水,而且背后靠着一座“山”。“这座‘山’其实不是山,而是一座名叫三岗的土岗!”张大爷介绍,三岗横亘于椹涧乡西部,因包括三道南北走向、起伏连绵的残岗而得名。它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三岗是建安区的一处名胜,“二十四孝”中“拾葚奉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颍河岸边的“美丽乡村”

宁庄村东端,颍河在此拐了弯向南流去。这里河面宽阔,两岸树木披着金色的外衣。颍河岸边坐落着一个现代化的小游园。游园边上竖立着一块大型景观石,上有“椹涧乡宁庄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字样。

“我们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于2019年4月,今年5月竣工!”宁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宗法说,该项目总投资420余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广场游园、景观亮化、绿化、环境整治等工程。该项目建成后,进一步完善了宁庄村的基础设施,美化了村内环境,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现了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

事实上,“美丽乡村”建设仅仅是近年来宁庄村变化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宁庄村“两委”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推进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扶贫和集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800万元的项目资金落地宁庄村,颍河游园、文化广场、村道硬化等让宁庄村穿上了新装。2019年,宁庄村荣获许昌市文明村称号。

“800年的大柏树、颍河的三面环抱给了我们极好的自然环境,上级又给我们村极大的政策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宁庄村建设得更好!”张宗法表示,今后,他们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宁庄村“美丽乡村”的金字招牌继续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