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峰塔

努力打造一朵灿烂的金蔷薇

□ 唐宝民

我常常想起俄罗斯文学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讲的那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并因此坚定了对文字的信念。

有一个叫夏米的军人,在战场上因患热病被遣送回国。他的团长托他将女儿苏珊带回国。途中,为了让苏珊开心,夏米给她讲了一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束语是:谁拥有一朵金蔷薇,谁就能拥有幸福。把苏珊送到家后,他们就分别了。许多年后的一天拂晓,已经成为清洁工的夏米再次与苏珊重逢。原来,苏珊嫁给了一个演员,但那个人是个花花公子,所以苏珊生活得不幸福,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夏米很同情苏珊,把她带回家悉心照料,并联系上了苏珊的丈夫,使两人言归于好。苏珊的丈夫5天之后来接她回家。与夏米离别时,苏珊依依不舍地说:“未来怎么样,我还一点儿也不知道呢,要是有人送给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就这样,他们分别了。但夏米永远记住了苏珊临别时说的那句话。夏米一直负责给一家首饰作坊打扫卫生。之前,他把打扫的垃圾全部扔掉,但现在他会把这些垃圾带回家,用筛子过滤,因为那里会有少许金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夏米终于存够了足够数量的金粉,并找工匠打制了一朵金蔷薇。然而此时,他得知苏珊已经去了美国,据说再也不回来了,而且没有人知道她的住址。夏米一天天地老去,终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去世后,那朵金蔷薇辗转到了一个文学家手里。文学家把这段故事写成了札记:“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微尘,不知不觉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夏米的金蔷薇!我认为这朵金蔷薇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创作活动的榜样。”

这是一个十分凄美的故事。它启迪我们:每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作者,都应当同夏米一样,怀着虔诚的信仰,用全部精力从灰尘中筛取金粉,打制一朵灿烂的金蔷薇!安徒生曾写过一篇《光荣的荆棘路》,颂扬了人类历史上那些走在荆棘路的殉道者。已故作家王小波对此颇有同感,他说:“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文学事业其实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真正的写作者踏荆棘而歌,在不被理解的时代执著前行,终于成为文学上的拓荒者。

当周遭的一切都已堕落,我们不必绝望,因为还有神圣的文学!当麻木的心灵面对这个喧嚣的世界已不再轻易感动之时,我们还能因某一段文字而热泪盈眶,说明文学并没有死!文学事业就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付出,与名利无关,更无关乎金钱。虽然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诱惑越来越多,但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是不会受到诱惑干扰的,而是会像夏米那样全身心地付出,只为打造出一朵灿烂的金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