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关注

鄢陵县马栏镇西小庄村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兴人富谋幸福

左秋珍(左)和李东升查看新建的羊肚菌种植大棚。记者 王志鹏 摄

左秋珍向记者介绍乡风文明宣传画。记者 李嘉 摄

核心提示

鄢陵县马栏镇西小庄村是我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西小庄村从强化党建引领入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五好党支部”,贴心服务村民,改善村容村貌,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 记者 王志鹏 李嘉 通讯员 刘亚楠

创“五好党支部”,贴心服务村民

“陈书记、左书记,你们来了。”11月16日,鄢陵县马栏镇西小庄村村民牛喜善看到党支部书记陈红霞、驻村第一书记左秋珍带着记者一行人往村委会走,主动打招呼。

牛喜善和妻子今年都80多岁,每个月要进行领取高龄补贴认证。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两人从不发愁,因为一到时间,村干部就会上门服务,帮他们完成认证。

“不光是俺俩,俺村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认证,都由村干部上门服务,你说这多贴心啊!”牛喜善感慨地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这个堡垒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从前,由于种种原因,西小庄村村委会经常大门紧闭,村民开证明,跑几趟都找不到人。

2017年,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后,带来许多好政策、好资源。当时村“两委”对于脱贫攻坚等政策理解、执行不到位,导致西小庄村多项工作处于落后状态。

2019年,西小庄村利用换届选举的机会,在上级党委和驻村第一书记的指导下,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全面调整,从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党员中,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平均年龄45岁的新班子成员一上任,就开始按照上级要求逐项落实政策、开展工作。“我们之前工作缺失得太多,村‘两委’在群众中没有威信。重新树立威信,必须从为群众服务入手。”陈红霞说。

“俺村变化可大,大家都说现在村委会天天开门,村干部的脸好看了,事儿好办了。”牛喜善说,“大家私下里说,现在的村干部真不赖。”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西小庄村已经从原来的党建落后村,成功转变为鄢陵县的先进村,并成功创建“五好党支部”。

引进技术人才,夯实振兴基础

“脱贫攻坚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们要在做好脱贫攻坚收尾工作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让西小庄村走上产兴人富的道路。”左秋珍说。

2019年,村“两委”成员和驻村第一书记看好羊肚菌种植项目。由于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他们利用1亩半村集体土地,搭建了一个羊肚菌种植大棚。同时,他们鼓励脱贫户于奎龙,在自家小院内的空地上种植了一些羊肚菌。虽然种植规模小,但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羊肚菌去年11月种植,今年4月收获。当时,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的羊肚菌卖到每斤98元。”说到这里,左秋珍略显激动。

今年4月,左秋珍和村“两委”成员到彭店镇韩老村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在现场,他们发现韩老村的羊肚菌亩产量是西小庄村的三倍。

左秋珍跟村“两委”成员商量后,决定把在韩老村种植羊肚菌的杜勇请来合作。

为了将杜勇请来,她和村“两委”成员“三顾茅庐”。被他们的诚心感动的杜勇,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西小庄村的羊肚菌种植。在杜勇的指导和帮助下,西小庄村建起22个大棚,到明年4月份羊肚菌成熟后,预计每亩地的产值将超过3万元。

“22个羊肚菌大棚只占用了15亩地,我们一共流转了55亩地。”马栏镇牛集工作区区长李东升介绍。特色经济的发展要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目前,该村在外种植花木、贩售南方水果的村民与村里取得联系,准备在剩下的40亩地上种植观赏花木和南方水果。22个大棚的羊肚菌采摘之后,他们准备在大棚里种植姜,预计每亩地的收入将超过1万元。这样一来,光目前建好大棚的15亩地,每年的收入将超过60万元。

“我们之前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现在看来前途光明。”陈红霞兴奋地说。

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村庄

记者一行人走到村民刘翠家门口时,发现她正在清理自家门前的垃圾。她拿着清洁工具清理家门口的垃圾之后,顺手将排前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

“大娘,你咋把排前路上的垃圾也清理了?”记者好奇地问。

“你看俺村现在这么干净,卫生得保持好啊!我是顺手做的,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刘翠笑着说。

“我是今年派驻到西小庄村的,刚来的时候,发现村容村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左秋珍说。她今年3月份刚到西小庄村时,发现该村只有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排前路、荒坑荒坟、废弃房屋都没有整修。

于是,她和村“两委”配合,积极申请项目经费,对全村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把荒坑荒坟改造成文化广场和游园,对废弃房屋进行了集中拆除,在主街道安装了20多盏路灯。

为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左秋珍联系市里的文化单位不定期地到西小庄村进行演出。

今年母亲节当天,西小庄村举办了首届孝善文化节,全村的中老年人到文化大舞台看戏。他们把在外打工子女给的红包发到每一位母亲手中。

为了美化村庄,增强宣传效果,在左秋珍的建议下,现在西小庄村主街道两侧民房的墙上有党建、孝善等题材的宣传画及文字。

在西小庄村村委会对面一座两层高的民房上,鲜艳的党旗及“头雁作用发挥好,集体经济发展好,阵地功能发挥好,基层治理能力好,乡村振兴推动好”等字格外引人注目。

“把党旗和这些字设置在这个位置,就是为了提醒我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五好’的标准开展工作,努力把西小庄村建设成富裕美丽的新农村。”陈红霞说。

□ 记者手记

“重锤”敲响脱贫致富“战鼓”

在西小庄村的采访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强化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政策千般好,关键是落实到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好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需要党支部和党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党建工作曾经比较落后的西小庄村,村容村貌几十年没有大变化,村干部脸难看,村民事儿难办。好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村民就不能顺利地享受。强化党建引领的西小庄村,不到两年时间村庄变美了,村民气顺了,产业兴旺了。

这些鲜明的变化,正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成功例证。

响鼓还需“重锤”敲,好花尤需细心浇。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就在眼前,乡村振兴的征程即将开启。党建引领在全面振兴乡村的大战略中,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