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1月20日,中央文明办发布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许昌市榜上有名。许昌以“前五届”全部地级市中全国第七、河南第一的好成绩,第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唯一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彰的地级市。
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既是全市上下努力拼搏的结果,又是广大市民的新期待。11月22日,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家各自畅谈了对“创文”的感受
□ 记者 牛志勇 张汉杰
市创文办调研指导组一组组长王保良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市民因文明而幸福”
“得知许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我的内心感到既欣慰又复杂。”11月22日上午,市创文办调研指导组一组组长王保良说。
王保良今年57岁,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始到现在,一直参与其中,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一名“老兵”。
令王保良欣慰的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实现了“三连冠”。令其内心复杂的是,这张熠熠生辉的“文明答卷”,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坚守、追求与拼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谱写了一曲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壮丽诗篇。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市民因文明而幸福。这些年,市民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王保良说,通过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提升;城市更加宜居,市民文明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城市文明和谐,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倍增。
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市将继续全力以赴巩固“创文”成果,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标准,以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把工作做得更细、更精准。”王保良说。
许昌市老年大学编委会主任许爱军
“我为‘第二故乡’感到骄傲、自豪”
“许昌能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这是全市人民的大喜事,我为‘第二故乡’感到骄傲、自豪!”11月22日,67岁的许昌市老年大学编委会主任许爱军激动地说。
许爱军是我市一名退休干部,祖籍为周口市扶沟县。10岁那年,她跟着父母来到许昌。一晃50多年过去了,许昌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因为目睹了许昌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变,所以许爱军发挥所长,用诗歌“点赞”。“创文带来新莲城,莲城带来新幸福。”许爱军说,多年来,围绕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城市面貌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让市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对于许爱军来说,“第二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景都是创作素材。“碧圆清盖亭亭,托出万茎嫣红,依湖光千顷,风送荷香郁浓。小城,小城,宛如江南美景……”看到央视多次报道许昌“创文”的先进事迹,她忍不住写下了这首《如梦令》。目睹许昌的巨大变化,她在《水上泛舟记》中写道:“有水城则灵,一方天地青,碧空净如扫,万木争葱茏,市容美如画,人在画图中。千年古魏都,盛世换新容,孟德魂魄归,不识帝阙径。”
许爱军创作了很多赞美许昌的文学作品,先后刊登在《中国老年教育杂志》等刊物上。在“为‘五型许昌’建设点赞”主题征文活动中,她创作的《喜看碧波润莲城》获得二等奖。
如今,无论是行走在街头还是乘坐公交车,许爱军能切身地感受到许昌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她相信,随着我市持续深入建设城市文明,莲城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毓秀社区工作人员李婵
“为许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标志着我市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11月22日,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毓秀社区工作人员李婵感慨地说。
今年31岁的李婵,平时负责社区精神文明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等与“创文”相关的工作。“这份荣誉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是大家共同的荣耀。”李婵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昌实践。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展示许昌形象,提高许昌知名度,扩大许昌在经济发展中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同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许昌的满意度,增强人们对许昌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大家维护许昌形象的热情。
谈起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带来的变化,李婵说:“这几年,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如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庭院内不随意丢弃垃圾、邻里互助等。”
“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创文’长效管理,为许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婵说,下一步,她将致力志愿服务队的建设和扩充工作。目前,毓秀社区有5支志愿服务队,比较突出的是芳华艺术团志愿服务队、编外雷锋连志愿服务队、仁之心医疗志愿服务队。接下来,社区将继续鼓励辖区能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利用辖区资源,形成一个资源共享、能人共享的社区文明和谐新格局。
曹魏古城南大街德兴长清真糕点负责人马平安
“全民参与文明创建,人人共享文明成果”
11月22日,天气阴霾,可位于南大街曹魏古城德源楼内的德兴长清真糕点店生意依旧红火。
“得知许昌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好消息,我真的很高兴!”62岁的马平安是曹魏古城南大街德兴长清真糕点店的负责人,也是许昌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兴长清真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人。两年前,马平安和他的清真糕点入驻曹魏古城南大街,生意越做越红火。
“‘创文’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许昌人的事情。全民参与文明创建,人人共享文明成果。许昌能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殊荣来之不易!”马平安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商户,他参与并见证了“创文”的点点滴滴,自觉做到不占道经营、积极清理小广告。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我觉得这是许昌‘创文’的宝贵经验。”马平安说,我市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创文”工作,最终文明成果惠及每个人。
“作为一名商户,一定要讲诚信、树文明。入驻曹魏古城两年来,我们年年被评为魏都区文明诚信示范户。”马平安说,如今,他担任曹魏古城商品同业协会副会长,还是曹魏古城流动党支部委员会副书记。下一步,他将发挥好作用,不仅将“德兴长”的招牌擦得更亮,而且要为打造曹魏古城文明形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