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竹、绿萝、吊兰、幸福树、平安树,天冷了,仍卖了不少!”11月20日,长葛市石象镇坡杨村脱贫户杨志远指着自家花棚里的花花草草说,“供暖之后,城里人都想在家里、办公室里摆上几盆绿植。”
小小的绿植,在许多消费者那里起到的作用是“净化空气”“扮靓环境”,但对于杨志远来讲,实实在在地给他“铺就”了一条脱贫路。
杨志远从小到大,他们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三间破瓦房里。杨志远19岁外出打工,心心念念的是攒钱回家盖房。但是,他父亲身体不好,住了几次院,盖房的钱一直没攒够。
2016年夏天,他家的住宅处在郑合高铁长葛段规划路线上,“三间破瓦房”被列入拆除范围。
那时,杨志远在郑州一家餐厅做经理,除生活开销外,每月能攒不少钱,“加上拆迁的补偿款,肯定能建新房了”。
“常年在餐厅工作,饮食不规律,所以我肠胃一直不好,2016年还因为胃穿孔做了一次大手术。”2017年开春,拆迁补偿款到账、新宅基地划好,杨志远辞了职,一心扑在建新房上。
天有不测风云。盖房期间,他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他拿出建新房的钱,全力给父亲看病。
遗憾的是,花了10多万元,他最终没留住父亲。
给父亲办完丧事,杨志远算了一笔账:欠外债7万元。
“房子盖起来了,但家徒四壁,还欠7万元外债,债咋还、日子咋过?”杨志远大病初愈,太过劳神费力的活儿干不了。他思前想后,决定做小本生意,卖绿植。
找到“好项目”之后,杨志远又发了愁——没有启动资金。
让杨志远没想到的是,自己没敢找熟人借钱,却有人雪中送炭——石象镇驻坡杨村扶贫工作队听说他想创业之后,经过研究,立即为他筹来3000元启动资金。后来,包村干部又帮他申请了小额贷款。
2018年春天,杨志远开着小三轮,出现在石象镇区和长葛市区的大街小巷。杨志远管自己叫“卖花儿的”,每天傍晚是他出门“卖花儿”的“黄金时间”。
每隔几天,杨志远就会“休摊儿”一天,专门“进花儿”。“那段时间,有些品种附近买不到,我平均三天得往开封跑一趟,每次出门都得捎个替换的电瓶。”杨志远笑道。
为了更好地销售,杨志远开始研究各类花卉的种植方法、生长习性、适合摆放的环境乃至“花语”,还建起了有2000多名“绿植爱好者”的微信“粉丝群”。
靠卖绿植,杨志远不仅在2018年年底顺利脱贫,而且在2019年7月还上了最后一笔欠款。
如今,杨志远有了新的打算:“想继续在盆栽上‘做文章’,就不能把自己局限在销售上,得考虑往产业上游‘挪挪’。”
“下一步,我不仅要做‘代加工’,资金充裕后,还会慢慢地把盆景批发做起来。人家都说土里刨不出金疙瘩,但我要让这些绿植长成一个个‘金疙瘩’。”谈及未来,刚满不惑之年的杨志远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