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11月25日说,中国农科院将聚焦未来农业发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聚焦粮棉油、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培养领军人才。
当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农科院第四次人才工作会上,唐华俊表示,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动力转换和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等困境。“目前,我国种子对国外依赖度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入徘徊期,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畜禽良种国产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重大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仍有待突破。”
唐华俊认为,中国农科院过去的人才培养存在学科间人才结构不平衡,人才培养、使用、配置与重大科研任务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目前,66%的领军人才集中在作物、畜牧、植保、资源与环境4个优势学科,农业机械、农业工程、经济信息等传统学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工智能育种、纳米材料技术、能源微生物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数量明显不足。”他说,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创新链、产业链布局按需精准引才,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和科技资源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