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G时代,联动未来。作为我市要做大做强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5G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临近年底,我市5G创新应用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正酣,5G+工业互联网战略协议签约不断,5G产业持续推进。
从北邮许昌基地落户到5G试验网络建立,从打造5G自动驾驶示范基地到5G自动驾驶技术成功应用于特种车辆,从无人驾驶汽车等物联网领域到工业互联网领域……近年来,我市把发展5G产业作为建设网络强市、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推进5G项目落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
□ 记者 张辉
5G创新应用产业园(一期)项目有序推进
今年年底,12栋标准化厂房将全部投入使用
11月27日,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盖,体感寒冷,街头行人脚步匆匆。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 5G 创新应用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今天天气还算不错,得抓紧时间干活儿。”32岁的建筑工人刘涛一边说,一边用铁丝将几根钢筋扎紧,“看着一栋栋厂房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我们也感觉很自豪。”
5G 创新应用产业园 (一期)项目位于魏武大道与隆昌路交叉口东南角,由许昌华晟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25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包括标准化厂房、配套公寓、科研楼、办公楼、各类功能区及附属设施等。按照5G 产业集聚发展的定位,该项目将建设涵盖各类企业创新孵化、高端制造业等的综合型产业园区,建成后将成为我市5G 产业研发、应用、生产和安全相关产业链的新高地。
经过紧张施工,目前该项目已初见成效:共4.7万平方米的7栋标准化厂房建成投用,联桥科技、四达电力、初心智能、甩手宝、正聚实业、真如科技等一大批企业成功入驻,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我们企业致力于5G通信产品及系统平台的研发,载波通讯模块智能生产线平均每3.6秒就可以生产一件产品,已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联桥科技负责人说。
“除已投入使用的7栋厂房外,其余5栋标准化厂房也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计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3栋高层科研楼、办公楼、D类钢构厂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投用。2021年,该项目全部建成投用之后,能够吸纳高新科技企业 100 家以上,实现年利税1.5亿元以上。”提及未来发展前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5G技术在许昌“落地生根”
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1254个,并已具备商用条件
2017年,我市规划了占地近20平方公里的“5G泛在小镇”,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引进了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5G技术的产业应用和成果落地,拉开了我市5G产业发展的序幕,为我市引进5G项目、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拐弯、能会车、能路边停车……一辆5G自动驾驶清扫车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行驶近300米,精准完成了车辆启动、清扫道路、避让障碍物、路边停靠等一系列动作。在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芙蓉湖畔的北邮许昌基地,由于其重要意义,5G自动驾驶清扫车曾吸引了许多媒体和市民的注意。正如当时许昌北邮万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泰所说的那样:“这辆自动驾驶清扫车虽然走得不远,却是许昌5G产业发展迈出的一大步!”
在医疗领域,5G无人驾驶技术也得到应用。在今年疫情防控关键期,不到一个月时间,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8台5G负压型救护车便成功下线。5G负压型救护车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通过车内搭载的“5G+医疗数据传输系统”和“5G+车载高清音视频会诊系统”,可实时将病人的生命体征与医院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
为了让5G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走进人们的生活,我市积极推动5G商用,让5G技术在许昌“落地生根”。今年4月,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许昌分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共建 “5G应用示范基地”。上月月底,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许昌市分公司分别与河南迈迪云码互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初心智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昌雷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家生态盟友签订“5G+工业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
5G网络是开展5G项目、促进5G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按照规划,我市“到2021年年底,5G基站数量达到4200个,优化县城以上区域5G网络覆盖,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覆盖,5G用户突破55万户;到2022年年底,5G基站数量达到65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基本满足垂直行业应用场景需求,5G 用户突破110万户”。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1254个,实现了市区、建安区主城区室外5G连续覆盖,并已具备商用条件。
培育5G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政策支持、人才会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强劲动力
“学术成果推广落地需要注重产业转化。许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企业需求, 从而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去年召开的2019 中国·许昌第二届5G泛在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谈及5G在许昌的推广应用时这样说。
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对我市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释放信息消费巨大市场空间,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5G产业发展,去年,我市出台了《许昌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开展5G规模组网、共建5G研发创新基地、建设5G相关设备生产制造基地、建设5G应用示范基地、建设5G信息安全基地等八大重点任务,经过3—5年发展,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的5G全生态产业集聚态势。今年4月,我市出台的《许昌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5G产业列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今年8月,《许昌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对我市未来3年5G产业发展进行规划。
同时,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兴市工作,设立15亿元的“许昌英才基金”,持续实施“筑巢引凤”的“许昌英才计划”,吸引了包括多位5G技术专家在内的海内外人才来许扎根发展;同时,设立5G产业基金,鼓励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为5G产业助力。
5G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谁抢占这个高地,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如今,在5G领域先行一步的许昌,5G项目不断落地,产业先发优势逐步凸显,5G 产业发展步履铿锵。我市将“最终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的5G全生态产业聚集态势,5G软硬件产业规模达千亿元量级”——目标既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