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正子 文/图
好大一棵树
第109期
树种:皂荚树
树龄:约150年至200年
地址:建安区新元街道办事处合美社区
皂荚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建安区新元街道办事处合美社区就生长着3棵古皂荚树。它们相距不远,共同见证许昌新地标——许昌体育会展中心(一期)项目主体育场的诞生。
三棵古树“共生”一个工地
11月29日下午,建安区魏武大道与新元大道交叉口东北角,一个大型工地正在紧张施工。这里便是许昌体育会展中心(一期)项目的建设工地,正在建设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主体育场。
主体育场东侧、东南侧和南侧各生长着一棵古树。东侧的古树紧贴主体育场生长,树干笔直、树冠宽大,接近树顶的位置还长出一根粗壮的枝杈。这棵古树的树干上挂着绿色金属铭牌,上有“建安区古树名木保护牌”字样,记录了其基本信息:“皂荚树,豆科皂荚属,三级古树,树龄约150年。”
东南侧的古树高度和东侧的那棵相仿,树干也很粗壮,树冠更宽大。其树干上也挂着绿色金属铭牌,记录了它的基本信息:“皂荚树,三级古树,树龄约200年。”林业部门编制的许昌市古树名木一览表也有关于这棵古树的记录:“树龄约200年,树高17.7米,胸围270厘米,冠幅直径16米。”
与东侧、东南侧的两棵古树相比,南侧的古树矮了许多。其东侧的树干较粗,西侧的树干较细。不过,这棵古树上没有铭牌。“这棵树也是皂荚树!”该工地门卫苏国强今年60岁,家就在附近,对这3棵古树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介绍,西侧的树干其实是一个枝杈,只不过在根部就分叉了。
一个工地“跨”三个村
“过去,皂荚树结出的皂角几乎是农村人唯一的洗涤用品!”苏国强说,皂角是天然的清洁剂,可以洗衣、洗澡、洗头发,不仅不伤头皮,还保护发质,深受附近村民喜爱。每到皂角成熟时,村民便将其收集起来,洗衣、洗澡时再拿出来用。因此,过去几乎村村有皂荚树。
这3棵皂荚树生长在一起,与过去这里村庄密集有关。“在这个工地的位置,过去有3个村,分别是魏庄、潘庄和周寨!”他介绍,这3个村都是古村。其中,周寨是一个行政村,魏庄、潘庄与邻近的辛庄合称魏庄行政村。
对于这3个村子的来历,1990年出版的《许昌县地名志》记载:“周寨,曾名竹园村。明初周姓人从山西洪洞迁此,村周围筑有寨垣,故名。村子略呈长方形,东西主街与四条南北街相交,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有古会。”
相传魏姓人于明代迁此建村,故名魏庄。该村呈长方形,街巷呈网状分布,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有古会。该村北部的小土岗上还发现有汉代的古井遗址,并出土有刀币、空心砖、陶坛、陶罐等文物。
潘庄是明代潘姓人建的,呈长方形。
备受呵护的“老寿星”
“一个工地内有3棵古树,这种情况我们是第一次见到!”中建七局的朱彦航是许昌体育会展中心(一期)项目的建设总工程师。他介绍,3棵古树犹如3个“老寿星”,备受工人呵护:一方面,工程人员进场之初就在3棵古树周围修建了不锈钢护栏,加强对3棵古树的保护;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他们时刻注意避免工程器械或建筑材料对其造成损害。
许昌体育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内容为主体育场。主体育场为乙级中型体育建筑,共有32398个座,占地面积为44655.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011.3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7.998米,建成后将成为许昌的新地标。
“3棵古树是大自然对该项目的‘馈赠’!”朱彦航表示,在今后的施工中,他们将更严格地保护3个“老寿星”,让它们见证许昌新地标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