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IT·分类

聊什么APP就推荐什么 是“心有灵犀”还是“被窃听”?

本报讯 (记者 朱兆浩 通讯员 添浩) 刚搜索果汁机,第二天电商平台首页就会推荐各种果汁机;在社交平台讨论学外语,不久就能接到辅导班的推销电话……如今,很多人已经习惯在手机APP上购物,当搜索或者购买一件商品之后,手机上便会经常弹出类似商品的广告。这是相关平台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的定向推送。可近来有不少消费者惊奇地发现,自己从未在手机上搜索某款商品或者服务,仅是在日常生活中跟朋友提过,手机里也出现了相应的广告。

APP这种“正合我意”是怎么实现的?个人信息有没有泄露风险呢?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11月30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

精准营销“懂你”心中所想

同事小李喜欢网上购物,最近她发现自己的手机太“了解”她了。前几天,她在微信上与同事闲聊了一款产品,当晚电商APP就向她推送了相关信息。她只是口头提及,从未搜索过,却被精准地推送广告,小李据此怀疑,自己的手机被“窃听”了。

不仅仅是小李,很多朋友有同感:“我们在A软件聊天儿或者搜索东西,为什么打开B软件时会收到相关广告呢?APP究竟是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些东西的?”

对此,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因为A平台根据用户浏览偏好,给用户手机打上“标签”,而这些“标签”与手机设备识别码是对应的。于是,当我们使用B平台时,B平台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调取相应的“标签”信息。

重置手机应用权限管理

对于手机APP过度搜集个人信息问题,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关闭相关应用,就能减小“被窃听”的概率。

苹果系统设置方法:方法一:【设置】—【Safari】—打开【阻止跨网站跟踪】以及【欺骗性网站警告】;方法二:【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关闭【共享我的位置】及【基于位置的Apple Ads】;方法三:【设置】—【隐私】—【分析】—关闭【共享iPhone分析】及【共享iCloud分析】。

安卓系统设置方法:方法一:【设置】—【隐私】—【广告与隐私】—打开【限制广告跟踪】—【重置广告标识符】;方法二:【设置】—【应用与通知】—【权限管理】—【权限】—【全部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