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汉杰 文/图) 12月8日,许昌市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来自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的38个志愿服务项目展示风采,凝聚公益力量,让文明之风吹遍全城。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却暖意融融。12月8日,许昌市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从“情系邻里”到“家风宣讲”,从“莲城孝老志愿服务”到“红色小课堂助力乡村振兴”……决赛现场,38个参赛项目依次展示,精彩纷呈。演讲者声情并茂的介绍,赢得阵阵掌声。
“45分钟书法课堂是针对当地7—16周岁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的书法教学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活动81期,受益学生有2000余人;为贫困学生捐赠书法包120套,录制短视频200余集;还举办了书法展、义卖活动。”来自襄城县的参赛选手、全国“最美志愿者”宋红昌说,通过此次比赛,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我希望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服务更多的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我们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激发更多人的拥军热情。”当日,在家人和队友的陪伴下,老妈妈拥军服务队队员、今年86岁的袁雪云也来到了决赛现场。老妈妈拥军服务队由一群普普通通的老妈妈组成。30年来,她们做了一件简单却极不平凡的事情:周末走进消防队和部队,做缝补、洗衣等简单琐碎的工作,用朴素而悠长的情怀,谱写了一曲传递爱与温暖的乐章。
志愿服务活动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为大力培育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今年11月开始,市文明办以“志愿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许昌市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经过前期申报和初赛,共有38个项目进入决赛。
决赛分为项目路演和评委提问等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许昌草之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童游三国”项目荣获金奖,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彩虹志愿服务队的“筑梦彩虹支教扶贫,实践育人青春献爱”和许昌市立医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无陪护病房”2个项目荣获银奖,许昌学院的“红色小课堂助力乡村振兴”等5个项目荣获铜奖,魏都区的“365健步走”等10个项目被评为市级示范项目。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比赛,旨在推出一批立意新颖、成效显著、可复制、可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全市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常态长效和规范化,为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赛后,我市将加大对优秀项目的孵化培育、投资支持和培训提升力度,支持优秀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受益面,推动全市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实现良性发展。
此次比赛涌现的精品项目是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缩影。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市有注册志愿者55.67万名、志愿者团队4814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474.8万小时。一个个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服务群众生活,让城市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