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东城区,生活着不少帮子女照顾孩子的老人。不少老人空闲之余走进广场、游园,参加晨练活动,为健康“续航”。老人身体好,对自己、对子女来说都是一种福气。在恒大绿洲小区西门对面的饮马河畔就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几乎每天在此打太极拳、练习健身气功,在寒冷的冬日也不曾间断。他们就是恒大绿洲晨练站的队员。
□ 记者 李嘉 文/图
队员是小区居民,成员从3人增至30余人
11月13日7时许,天空晴好。在天宝路和学院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饮马河畔,一群晨练爱好者在练习健身气功和太极拳。老人们穿着保暖且适合锻炼的衣服,在音乐的伴奏下,动作整齐划一,一招一式透着自然美,给人美的享受。
当日清晨,气温接近0摄氏度。一套太极拳打下来,晨练爱好者驱散了寒意,有人鬓角已经微微出汗。
“清早起来打打拳,活动活动腿脚,感觉也不是那么冷了,一天都会特别舒服。”71岁的恒大绿洲晨练站站长李玲珑说。
“我们这个晨练站成立于2016年3月底,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至现在的32个人。”李玲珑练习太极拳已有10多年了,此前一直在许都公园的晨练站锻炼。后来,她家搬至位于学院路的恒大绿洲小区,她便开始在小区里打拳锻炼。
久而久之,她身边聚起一群爱好晨练的邻居。他们将锻炼地点改至饮马河畔,恒大绿洲晨练站应运而生。
“我们这一片的小区入住率挺高的,晨练站的成员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近几年,周边老人越来越多,大都是为子女带小孩儿的。”今年60岁的张玉慧说,此前附近有不少跳广场舞的队伍,没有打太极拳的队伍。恒大绿洲晨练站的建起,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
“大家聚到一起,在李玲珑老师的带领下,打太极拳、练习健身气功,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谊,大家都很开心。”张玉慧说。
耐心施教,让队员熟练掌握太极拳
几套拳打完后,队员们稍微修整。“我是2017年加入晨练站的。进站之前,我有颈椎病,腿脚也比较僵硬。”队员王春丽笑着说,“有一个早晨,我在饮马河畔散步,看到他们正在打太极拳,我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学习。经过半年的坚持,我的身体状况好转了。我今年已经65岁,爬楼梯上5楼,歇都不用歇。”
“李老师人特别好,为人热情,有耐心,面对我们这样的零基础学员,她不急不躁,一招一式地分解教学。”张万青是附近小区的居民,两年前来许昌帮子女带孩子,“这个晨练站建得好。带孙子之余,让我有了一个锻炼的地方。我的身体现在好了很多,子女也放心了。”
“一个野马分鬃的姿势,我学了三天,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可李老师一点儿都不烦。”回想起刚参加晨练的那段日子,队员葛春花感慨万千。
学员大多是零基础,学习过程比较慢。为提高初学者的积极性,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李玲珑将学员分成三批,因材施教。一个普通的动作,她要教许多遍。但她从来没有怨言,并乐在其中。“让更多的朋友学会太极拳、健身气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李玲珑说。
坚持晨练,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今年60多岁的裴红霞是恒大绿洲晨练站的副站长。2003年,她开始练习太极拳,在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上有着很深的造诣。2016年,她搬到奥体花城小区带孙子。恰逢晨练站成立,她便加入进来,并从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晨练站的副站长。
“能成为副站长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责。”裴红霞说,利用空闲时间发挥余热,参与群众体育指导工作,不仅身体得到锻炼,生活也更加充实,“因为晨练,大家成为好朋友。晨练站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大家凝聚在一起。”
今年66岁的李有川是该站进步较快的一名队员。他多年前学过太极拳,但中断了一段时间。如今在李玲珑老师的帮助下,他重拾太极拳。“虽然天冷,但锻炼不可中断。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在这里锻炼一个小时,身体微微出汗,神清气爽。”他说。
“现在许昌到处是游园,家门口就有晨练站、舞蹈队,想不健身都难。”他笑着说,宜居城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市民有较高的获得感。许昌“15分钟健身圈”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一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各大游园、广场,指导市民从事健身活动。
李玲珑说,他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退休后更懂得珍惜生活。“老人退休后不能总待在家中,要参与社会生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把身体锻炼好了,就是家人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