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幸福家园】
志愿服务深入社区,雷锋精神温暖人心
“我们社区有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买药、理发等服务,小孩儿可以免费学绘画、书法等,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和睦。这主要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做得好!”在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幸福社区,提起居住在该社区的感受,不少居民都表示“很幸福”。
“幸福社区是2018年成立的新社区,居民大多来自农村。原本在农村居住的人突然来到城市社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邻居成了陌生人。”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亚鹏告诉记者。为了让社区更有温度,社区组织志愿者成立了“热心”“初心”“诚心”“赤心”“暖心”服务队。“五心”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幸福社区真正成了居民的“幸福家园”。
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老旧庭院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多,居民对志愿服务有着多种需求。为给居民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志愿服务,该社区于2019年年初成立了“志愿超市”。与一般超市不同的是,这个“超市”不卖商品只“接单”。
有的老人独自居住,想找人说说话;有的商户忙着做生意,希望有人帮着看孩子……考虑到大家的需求不一样,大同社区将辖区内注册的500余名志愿者进行归类,推出了医疗义诊、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等14类志愿服务项目,并印成便民服务卡发放到辖区居民手中,让居民根据需求享受“订单式”志愿服务。
“自从有了这个‘志愿超市’,遇到问题不用发愁了。”采访中,该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志愿超市”的成立,不仅让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而且吸引着更多人加入。由于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便民惠民、广受好评,大同社区和幸福社区都曾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在我市,像大同社区、幸福社区这样,推出多种志愿服务项目的社区比比皆是。
【关键词:文明乡风】
□ 记者 毛迎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孝善新风浸润心田
“如果没有秋连嫂照顾,恐怕早就没有军红这个人了”“像秋连这样好的嫂子,十里八村都难找”……在襄城县十里铺镇坡张村,提起李秋连,村民纷纷夸赞。
64岁的李秋连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患有轻度脑梗和多种慢性疾病,但是,三年多来,她悉心照顾弟媳的事迹感动着十里八乡的村民。正因为如此,她荣登2020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
李秋连的弟媳李军红今年47岁,肢体一级残疾,四肢僵硬,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年初,李军红的丈夫患病去世,本就生活困难的李军红变得无依无靠。李秋连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弟媳的责任。
李秋连就像对待亲妹妹一样悉心照顾李军红:一日三餐,喂水喂饭;洗衣洗澡,事无巨细。晚上帮她脱衣睡觉,早上帮她穿衣洗脸,定时给她理发洗头、剪手指甲和脚指甲。“照顾弟媳是我自愿做的,俺俩进了一个家门,就是一家人!”提起三年多来一直照顾残疾弟媳的事,李秋连言语朴实。
在市文明委公布的2020年度许昌市“乡村光荣榜”名单中,既有王兰等20名“好媳妇”、晋建红等20名“好丈夫”、李秋连等44名“好妯娌”、王磊杰等20名“好儿女”、贺胜利等21名“好公婆”,又有李爱清等21名“好邻居”、张朝阳等20名“好乡贤”、石红松等20名“好党员”、闫东峰等20名“好支书”。其中,建安区陈曹乡岗黄村村民王兰、襄城县十里铺镇坡张村村民李秋连、襄城县颍阳镇后郑庄村村民盛保安等7名先进典型荣登河南省“乡村光荣榜”。
60多岁的王兰悉心照料104岁高龄的婆婆,孝老爱亲的举动在乡邻之间传为佳话。盛保安坚持义务修路八年,筹集资金帮村里建起文化广场,通过多种形式弘扬孝善文化……
一个典型一面旗,一个榜样一盏灯。
我市通过开展“乡村光荣榜”系列人物选树活动,表彰了一批在乡村振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家庭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有力地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关键词:好人之城】
倡导见贤思齐新风尚,聚集崇德向善正能量
寒冬时节,在市区莲城大道与学院路交叉口西北角,70岁的段守兰守着一张小圆桌,上面放着针线筐和等待缝制的花花绿绿的棉衣,旁边则摆着一块写有“免费做小孩棉衣”字样的牌子和5个小凳子。段守兰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儿童棉衣,路过的市民看到牌子后,会忍不住上前问一问,段守兰总是笑呵呵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会做棉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儿事情总比啥也不干强!”
夏天摆“爱心茶摊儿”,冬天为有需要的市民免费缝制“爱心棉衣”,段守兰已经坚守了6年。段守兰说,她这一代人曾深受雷锋精神影响,能够为人民服务,每天心里都很舒坦。
72岁的姜保民是一名退休教师,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建安区苏桥镇中心敬老院的专职“剃头匠”。2010年,退休之后的姜保民得知该敬老院的老人理发很不方便,就主动去商场买了一套理发工具,用自家的钢管焊了一把理发椅子,开始自学理发为敬老院里的老人免费服务。每月的农历二十,姜保民都会准时来到这里,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据不完全统计,10年义务理发,他用坏了三四把推子。在姜保民眼里,老人们满意的笑容,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人人都是许昌形象、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已成为许昌人的共识。
我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明确提出建设崇德向善之城,在社区、学校、企业、家庭大力挖掘身边好人,传承优良家风,使城市具备培育好人的肥沃土壤。通过评选、推介、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我市吸引广大群众参与“诚信标兵”“善孝之星”“文明家庭”“美德少年”“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团队”等的推荐和学习,倡导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聚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努力打造“好人之城”。
在大批先进典型的感召下,广大群众见贤思齐,携手共进,浓浓的新风正气正在莲城大地涌动、激荡,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汇聚起磅礴之力!
图片由记者牛志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