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者笔下,太阳落山这一常见景象被描绘得奇妙不凡,仿佛太阳不是自然下落而是忽然被惊风吹落似的,这是曹植对时光奄忽、人生短暂的惊叹。用白日西驰的意象来表现光阴易逝在曹植诗中还有几例,如《箜篌引》中的“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名都篇》中的“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新月和繁星交相辉映,美丽、恬静,极富诗情画意。这两句既与黄昏日落相承接,又为下文写夜游张本。但作者在写夜景之后没有即刻转入写夜游,而是插入了两句议论“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以“志士”和“小人”对举,写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一议论看似突兀,实则与上文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营世业”和“亦不闲”正是时光飘忽、人生短促这一客观现实在“志士”和“小人”心中引起的不同反应。通过对乘时立功的“志士”和及时行乐的“小人”的一褒一贬,一方面高度赞扬了有志之士徐干,另一方面鲜明地体现出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从议论转入描写。“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这四句,以夸张的笔法、工整的对仗、华美的辞藻描绘了邺都宫观的巍峨壮丽,并且写得有声有色、动静相映。这一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出曹植诗“辞采华茂”及炼字造句的特色。作者着力突出宫阙之盛,是以此反衬下文徐干处境的困窘。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这四句写徐干衣食不周的窘境,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不仅对徐干这一处境表示同情,还对他冀为世用而不得的内心情感有着深厚的了解,所以接下来说“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指出徐干所著《中论》等诗文是他慷慨悲愤感情的结晶。是什么原因使得徐干如此“贫贱”而“有悲心”?作者以卞和献璧的故事为喻,说徐干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自己是有过失的。“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便是用“宝”比喻徐干,用“和氏”自比。然而,人们从作者真诚的自责中感受到的只是他爱才、怜才的一片真情,“宝弃”的真正原因并不在此。这两句表面上说徐干要等待知己的援引方才出任,而自己作为他的知己也并非不想加以推荐。作此诗时曹植虽未明显受到压抑,但亦无权柄,甚至无力引荐向他求助的朋友。
曹植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对前途充满乐观的信念,坚信贤才必为世用,并以此安慰和鼓励他怀才不遇的朋友。“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这四句采用了营植所擅长的比喻手法,如用“良田”“膏泽”比喻有才德的人;用“无晚岁”“多丰年”比喻人才一定能出头,用“玙璠”比喻美德。意思是说有才德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时间愈久则美德也愈显著。这形象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徐干的无比信任和满腔热情。“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是说知交的责任在于互相勉励。
增徐干
曹植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