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于水莲 通讯员 添浩) 近日,不少手机用户反映,新买的手机没怎么使用就产生了不少上网费用,查询时才发现手机开通了很多收费服务项目。
1月12日,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的手机在出厂时被生产商绑定了收费信息,用户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被消费”陷阱。
不少用户抱怨难以维权。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明确界定用户自主消费和“被消费”;另一方面,用户大多不愿为几元钱或十几元钱去“打官司”。
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的负责人教你五招儿,防范“被消费”。
一是修改按键功能设置。部分手机有自定义按键功能的设置,用户只需要把这些按键的上网、信息定制等功能取消,设置成自己需要的功能。另外,有一些手机无法修改设置,只能通过“刷机”解决,也就是重装手机操作系统。一般手机用户必须找有经验的人士进行这项操作,或者在网上的手机论坛上寻求自主解决办法。
二是利用手机锁定键盘功能。用户将手机放在衣服口袋或包里的时候,可以开启锁定键盘功能,这样就不会因为误操作而产生“被消费”。
三是没有上网需求的用户可以取消手机上网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设置关闭手机上网功能,或者拨打10086、10010等运营商客服电话,请客服人员帮忙取消上网功能。
四是不随便打开短信或彩信中的网址链接,谨慎下载应用程序。
五是定期检查手机数据业务收费情况。特别是在月底前,用户一定要拨打运营商的客服电话,查询手机数据业务收费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