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春节假期,孩子们都穿上美美的新衣迎接新年。
2月17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复古、国潮等元素被更多地运用到童装上,给新年增添了不少民俗韵味。那么,市民为孩子选购新衣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科学实验室,记者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检中心的工程师通过实验为大家解疑释惑。
【实验人员】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检中心工程师马瑞丽
【实验器材】
电子摩擦色牢度仪、标准光源箱、儿童产品综合力测试仪、PH计等
实验一:附件拉力检测 扣子一拉就掉,最好不要购买
当日上午,在市区南关大街一家商场的童装专区,为孩子挑选衣服的市民刘红英说,她想给孩子买一套汉服,但逛了好几家店铺,发现其出售的汉服布料都比较硬。
而在另一家服装卖场,市民周小燕告诉记者,她在给孩子买衣服时,首先考虑的是衣服是否会掉色。
那么,婴幼儿服装有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马瑞丽说,2012年起,《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开始强制实施。该技术规范强调:婴幼儿服装的标牌上必须有“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等字样。其中“A类”指的是,婴幼儿服装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A类”产品的各项标准才算合格。
在实验室里,马瑞丽取出一件婴幼儿服装样品,将样品上的一粒扣子固定在儿童产品综合力测试仪上,然后通过电脑操作对样品施加70N的拉力。检测结果显示,该样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马瑞丽提醒市民,给孩子购买衣服时,一定要用手拉拽一下衣服上的扣子、衣带和装饰物。如果出现扣子、衣带和装饰物轻轻一拉就掉的情况,那么最好不要购买。
实验二:色牢度检测 容易掉色的衣服,千万别给孩子穿
针对婴幼儿服装是否会掉色的问题,马瑞丽做了色牢度实验。
她取出一件婴幼儿服装样品,随机从样品上剪下一块大小为40毫米×100毫米的布料,然后将其与标准衬布缝合成为试样,再放入一个平底容器,并向容器内倒入适量水,对试样进行浸泡。
在浸泡的过程中,马瑞丽不时用玻璃棒搅动试样。30分钟后,她将试样取出,用标准压力装置压紧,放入烘干箱进行烘干。随后,她取出试样,在标准光源箱内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判断其色牢度等级。
耐水色牢度检测完成后,马瑞丽又制作了一块试样,进行耐唾液色牢度检测。两项检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项使用的浸泡液是水,另一项使用的浸泡液是调制好的类唾液溶液。
最后,马瑞丽对样品进行了耐摩擦色牢度检测。
她制作了两块大小为50毫米×140毫米的试样,一块进行干摩擦检测,另一块进行湿摩擦检测。
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马瑞丽将一块试样固定在电子摩擦色牢度仪上,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调整好摩擦头的摩擦次数、运行速度、运行距离等参数后开始进行检测。
随后,她又将另一块试样浸泡到蒸馏水中,待其含水量超过95%时,将其固定在电子摩擦色牢度仪上进行湿摩擦检测。摩擦完成后,她取出试样,在标准光源箱内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判断其色牢度等级。
马瑞丽说,婴幼儿的皮肤非常娇嫩,抵抗力也相对较弱。如果衣服掉色,染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就容易进入婴幼儿体内,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实验三:PH值检测 新买的衣服,一定要先水洗、晾晒
“国家标准对婴幼儿服装的PH值也有要求。”马瑞丽说,婴幼儿如果穿上PH值不达标的衣物,会破坏皮肤的平衡机理,减弱皮肤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症状,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危害比较大。
马瑞丽解释道,婴幼儿服装PH值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面料厂家在染色的过程中控制不好酸碱度或没有相应的中和工艺。
简单介绍之后,马瑞丽取出一件婴幼儿服装样品,从样品上剪下3块5毫米×5毫米的碎片,分别放入3个烧瓶,并向烧瓶里加入去离子水,再将烧瓶放入水浴振荡器中振荡1个小时,使样品碎片与去离子水充分反应。
最后,她将经过充分振荡的去离子水倒入一个烧瓶,用PH计测量其PH值。
测量结果显示,3块样品碎片的PH值都在5.1左右,符合国家标准。
马瑞丽说,按照国家标准,婴幼儿服装的PH值应该在4到7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即为不合格产品。
“孩子的衣服买回家,一定要先水洗、晾晒。”马瑞丽说,水洗可以降低衣服的酸碱度和甲醛含量,洗掉衣服上的浮色和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沾染的灰尘等;晾晒可以对衣服进行有效的杀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