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杨根思用生命铸就了“三不相信”的铮铮誓言。
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作为杨根思部队的驻地,“双拥名城”是许昌最耀眼的城市名片。双拥基因深深根植的许昌,人们正在传承着“三不相信”的英雄誓言。□ 记者 孙江锋
苦难 幼年的杨根思与哥哥相依为命
长江北岸的苏北平原,是一望无际的沃野。这里有一个很小、很穷的村庄叫“羊货郎店”,是杨根思出生的地方。杨根思的父亲杨德堂是个老实的庄稼汉,40岁出头,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背驼腰弯。
杨根思4岁那年,他的父亲被地主榨干血汗,怀着满腹怨恨死在自家的麦垛旁边。没过多久,他的母亲因积劳成疾,含恨离开人世。
年幼的杨根思和哥哥相依为命,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10岁那年,杨根思被迫在地主家当放牛娃,每天除了放牛,还要推磨、晒牛屎。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杨根思随逃难人流来到上海,在一家地毯厂当童工。过度的劳累,使他力不能支。一天,他一头栽倒在机器旁。
后来,杨根思流浪到苏州,拉起了黄包车。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日本人坐车不给钱,还一脚踢在那名车夫的小肚子上。车夫疼得直打滚,又遭到警察毒打。杨根思看不下去,上前搀扶一把,也枉受皮肉之苦。
他怒火中烧,身子一挺对警察说:“日本鬼子不讲理,你怎么不打他?你是不是中国人?为什么拿中国人的命不当命?”警察怒吼道:“狗命一条,死了丢进乱坟岗!”杨根思气得发抖,夺过棍子把警察打倒在地,然后推开人群一口气冲出了苏州城。
1944年2月,苏州抗日民主根据地掀起巨大的参军热潮,杨根思毅然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事迹 他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渡江战役。杨根思所在的部队于次日10时左右渡江抵达扬州,接着向南追击,直至五星红旗插上南京城头。
1950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燃起战火,中国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热潮。杨根思等为新中国战斗过的英雄们,为了保卫祖国,援助朝鲜人民,志愿开赴朝鲜前线。
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担任连长的杨根思带领一个排的兵力坚守长津湖1071高地东侧的小高岭,阻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陆战一师。
他清楚地记得营长在布置任务时铿锵有力的话语:“杨根思,你要记着,你和你的第三排不允许敌人爬上小高岭,要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之前!”
天刚亮,美军就疯狂地发起进攻,密集的炮弹接连落在小高岭上,白雪皑皑的山头很快成了一片焦土。“放敌人前进到距我们30米。听我的命令开火!”杨根思下达了命令。
敌人越来越近。随着杨根思的一声高喊,战士们果断开火,敌人一片片倒了下去。敌人被打退后,很不甘心,用炮猛烈轰击小高岭,随后在坦克的掩护下冲了上来。杨根思甩出手榴弹,随即在爆炸声中带领战士们冲向敌群。
面对强敌,杨根思发出了“三不相信”的誓言,带领战士们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
战至10时,阵地上只剩下连长杨根思和两名伤员,所有的弹药已经打光。生死时刻,他命令两名伤员带着重机枪撤离阵地。
杨根思孤身一人面对美军的第九次进攻,临危不惧,沉着应对。这时,40多个敌人冲了上来,杨根思迅速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并拉开了导火线。他踏着敌人的军旗冲向敌群。随着一声巨响,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和迎面而来的敌人一起消失在烟雾中。他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阵地,放着光芒的英雄形象永远矗立在了小高岭上。
传承 发扬“三不相信”精神,许昌惊艳蝶变
为表彰杨根思的英雄事迹,1952年5月9日,志愿军总部决定追记杨根思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并给他颁发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题词赞扬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195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杨根思的家乡被命名为“根思乡”,他所在的村被命名为“根思村”。该乡中心小学被命名为“根思小学”。另外,杨根思的家乡还兴建了杨根思烈士陵园。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被中组部、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表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杨根思被中宣部、中组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9个部门联合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70年过去了,杨根思用生命诠释的“三不相信”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武装发生激烈交战,维和营区战火弥漫,中国维和官兵没有退缩,杨根思连官兵坚守一线。突然,一发火箭弹击穿了连队保护难民的105号步战车,下士李磊、四级军士长杨树朋英勇牺牲。
生死考验面前,连长王震给国内的指导员文海地打电话交代“后事”:“如果我牺牲了,请你告诉老连长,我没有给老连长丢脸……”
2名维和烈士的灵柩被运回国当晚,100多名杨根思连的退伍老兵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战友、追忆英雄。同样是异国战场,同样是枪林弹雨,同样是宁肯牺牲也绝不退缩!
70多年后的今天,“三不相信”的英雄誓言依旧响彻云霄!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让许昌蝶变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让许昌从缺水之城变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让许昌实现从农业大市到经济强市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继郑州之后全省第二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地。
2020年10月,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我市第六次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字招牌”。从1992年以来,许昌先后6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这句响亮的口号就源于许昌并闻名全国。
忆往昔,英雄用生命捍卫了人民幸福;看今朝,许昌继承英雄精神,拼出了城市发展奇迹。我市以全省第13位的面积、第12位的人口创造了全省第4位的生产总值,居民幸福指数排名全省前列,在全省市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考评中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