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许昌

找回“消失”的血管

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通过手术让慢性闭塞脑血管重新开通

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医师申建利询问患者恢复情况。

■ 记者 张炜华 文/图

2月15日,一名70岁的患者因头晕加剧且意识混乱、言语不清,被家属送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就诊。

该科副主任医师申建利诊断后发现,该患者大血管闭塞严重。血管造影影像显示,该患者有部分脑血管已经“消失”。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申建利认为可以为该患者施以慢闭开通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该患者神志转清。

“很多患者对脑卒中治疗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慢性闭塞的治疗不甚了解。”申建利说,血管内的斑块是从无到有、从轻到重的。脑血管慢性闭塞就是血管内斑块随着时间推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堵塞了整个血管,使血管在造影成像中“消失”。 脑血管慢性闭塞患者反复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非常高,尤其当代偿不足时,症状复发率更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大部分脑血管慢性闭塞患者可以通过慢闭开通术进行血管开通,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该科对3名脑血管慢性闭塞患者开展了慢闭开通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慢闭开通术的开展对施术医生的要求很高。”申建利说,它不仅要求医生具备脑血管解剖及脑血管侧枝循环的基本素质、熟练微导丝和微导管操作技术,而且要对每款导丝的性能了如指掌,对每一名患者、每一处病变做出个性化治疗决策。

复杂的慢闭开通术被称为神经介入手术中最难攻克的“堡垒”,患者在术中可能会出现再次脑梗死,甚至血管破裂出血风险,手术难度及风险均很大,因此,脑血管慢性闭塞患者需要经过极严格的检查,才能评估慢闭开通的可能性。 申建利说,评估要先采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然后对患者开展多模态核磁术评估,对患者颅内灌注情况和闭塞段血管的代偿及返流情况、闭塞段长短等进行检查。对于没有临床症状和血管代偿好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观察为主;有临床症状并有灌注不足且有返流的患者则可尝试慢闭开通术。 近几年,该科积极推动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不仅积极完善脑卒中复合手术室,而且开展脑心同查、脑心同治。对于慢性闭塞患者,该科除了实施规范的药物治疗外,还通过慢闭开通术进一步完善脑卒中的救治手段,为患者搭建了“一站式”救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