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许昌往事

魏武社区旧事(一)

太丘祠堂,千年不变的文化传承

西湖公园里德星亭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组有关德星亭来历的人物雕塑。

编者按

许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曹魏文化,是许昌一张亮丽、厚重的文化名片。在历史的长河中,许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字在变,但曹魏文化基因根植于城市的血脉,生生不息。

本期《许昌往事》,让我们走进魏武社区。

在这里,有以三国特色文化为主题的魏武游园;在这里,有传统文化与革命思潮相融合的太丘祠堂……

□ 记者 张铮 文/图

如果您问太丘祠堂在哪里,或许很多人答不上来。因为太丘祠堂如今已经没有了,很多老年人也只是知道太丘祠堂的原址曾在文化街上,原许昌市第二中学院内。

2月28日,记者在沥沥细雨中沿文化街一路向东,探寻太丘祠堂的历史踪迹。

太丘祠堂,为纪念陈寔而建造

“在曹丞相府左前方100米处,历史上曾经建造了一所祠堂,这就是太丘祠堂。”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许昌市资深文史工作者陈书壮说。陈书壮曾经撰写过一篇文章,对太丘祠堂在古代历史文化及现代革命文化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告诉记者,太丘祠堂是为纪念陈寔而建造的。

东汉末年,在许昌大地上,冉冉升起了几颗耀眼的明星:陈寔、荀淑、钟皓、韩韶,他们都以德行而闻名于世。当时,陈寔为太丘长、荀淑为当涂长、韩韶为嬴长、钟皓为林虑长,因四人皆为颍川人,所以后人称为“颍川四长”。

陈寔,今长葛古桥人,他为政清廉,处事公正,深受世人崇敬。其子元方(陈纪的字)、季方(陈谌的字)德高望重,父子三人时号“三君”。其中,“梁上君子”“难兄难弟”的典故就出自陈寔。

有一年闹饥荒,一个盗贼进入陈寔的屋子,在梁上等待合适的机会下手。陈寔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把他的儿子和孙子叫到身边,神情严肃地对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恶的,只是习惯了做坏事,才成了这样子。”儿子问:“成了什么样子?”陈寔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听后大惊,跳了下来,向陈寔磕头赔罪。自此,“梁上君子”也就成了窃贼的“雅称”了。

陈寔有6个儿子,6个儿子都很贤德,最有名的是陈纪和陈谌,陈寔曾评论他们俩兄弟说“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即两人难分高下之意。“难兄难弟”的典故即出于此。

陈寔是84岁那年去世的,他去世的时候,来参加葬礼的有3万余人。

文学家、音乐家蔡邕曾这样评价他:“颍川陈君,绝世超伦。”“绝世超伦”这个成语即由此而来。

德星亭的来历,也与陈寔有关

西湖公园也在魏武社区内,里边有一座亭子叫德星亭,坐落于牡丹园内牡丹仙子雕像的南面。德星亭巍峨华丽,人们只要来到西湖公园,就能看到它,但是有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来历。

说起德星亭的来历,还要从荀淑和陈寔两家经常聚会说起。荀淑和陈寔两家常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而陈寔和荀淑都是贤德之人,席间少不了口吐珠玑。

有一天,朝中负责观察天象的太史官发现天有异象:天上的德星经常靠拢在一起!他不敢怠慢,赶紧向朝廷禀报,说德星聚拢乃是大吉之象,并推测皇城附近一定有大贤大德之人经常聚会。汉灵帝一听龙颜大悦,立即派人去找。

经过一番调查,太史官发现是陈寔和荀淑两家常常聚会,而且只要他们两家一聚会,就有德星聚拢的大吉天兆出现。

汉灵帝得知此事很高兴,立刻下了一道圣旨,要在许昌的西湖边建造一座德星亭,又名聚星亭,以颂扬陈寔和荀淑两家的贤德之名。

在《明一统志》卷就有这样的记载:“德星亭在许州西湖上。汉荀淑故宅,陈实尝诣淑,子弟咸在,太史奏德星聚,后人因建亭。”

说到德星亭的位置,在《寰宇记》卷许州长社县中也有记载:“德星亭在县西北一里,《汉杂事》云:‘陈太邱父子相聚之处’。”

陈寔后裔,提出在太丘祠堂设学堂

在市区文化街,记者看到曾经的许昌市第二中学的校舍早已经搬迁,太丘祠堂的旧址上已建起了新楼盘。

太丘祠堂设学堂的故事,还要从1904年说起。那年许州(今许昌)开始有官立中学,教员仅2人,学生约60人。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的省级教育事业已经将中学逐步发展到各州。在许州(今许昌)成立的第一所省立学校——省立第十四中学,就是在陈寔后裔的支持下,在太丘祠堂内设立的学堂。

1925年,许昌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石固南寨党支部成立。1926年11月,中共许昌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肜德忱任书记。肜德忱派支部党员戴善同前往省立第十四中学开展党团组织工作。

“戴善同是石固小学教员,许昌县河街乡戴庄人。他和省立许昌十四中的师生关系比较亲近。20世纪20年代,这所学校已成为许昌学生运动的策源地。”陈书壮说。

据《许昌革命老区史典》记载,省立许昌十四中学是一个较早开始传播革命思想的学校,一大批青年学生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