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关注

做强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美丽乡村 聚力品牌建设

□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张东起

禹州市鸠山镇 资料图片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 晨报摄友 刘喜芳 摄

近年来,许昌利用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我市乡村旅游都有哪些特色?4月25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构建“两带四群五板块”的空间布局

近年来,我市围绕西部乡村特色旅游带和北部慢生活休闲旅游带,大力发展神垕镇—鸠山镇、无梁镇—苌庄乡、紫云镇—湛北乡、佛耳湖镇—后河镇四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群,打造建安城郊休闲旅游、禹州名镇古村旅游、长葛观光度假旅游、鄢陵生态康养旅游、襄城农事体验旅游五大乡村旅游板块,构建“两带四群五板块”的空间布局。

同时,我市根据区域特色打造出古镇古村型、特色民宿型、休闲观光型、健康养生型、农耕民俗型、红色记忆型等众多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个性化、精致化和主题化方向发展。

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特色突出的旅游线路、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让许昌一个又一个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目前,全市共创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19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8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2个河南省精品民宿;还有1人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乡村旅游已成为许昌旅游的新名片、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激发乡村旅游生命力

在此基础上,我市适时推出《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年经营总收入达到130亿元的目标,创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3个A级旅游景区、10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30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50家星级民宿、20家省级研学基地、20家省级养生养老基地。

2020年,我市相关部门先后5次走乡入村开展乡村旅游点对点培训,共培训乡村旅游村镇干部和从业人员500余人。策划推出“美丽乡村我的家,大家一起游许昌”和“送客入村、扶贫助农”等系列活动,向我市乡村旅游点输送游客5000余人,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旅游市场,提高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