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许昌往事

大慕庄旧事(三)

大慕庄“文脉”如何代代传承?

□ 记者 毛迎

在建安区灵井镇大慕庄村的文化大院里,退休后的慕天佑建起文化大院,传播文明乡风。 记者 谭宜姝 摄

←扫描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核心提示

清代名儒慕甲荣创办的私塾名为“述德堂”。在慕甲荣的影响下,大慕庄文人辈出,且教育之风浓郁。

退伍老兵慕天佑在大慕庄社区建起文化大院,并悬挂“述德堂”牌匾,在留住乡村记忆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乡风文明。

文风浓郁,卖豆腐的也能考中秀才

“经考证,先祖慕甲荣由拔贡中举,出任禹州训导,后不仕。后来,他在大慕庄办起私塾,一心一意传播文化知识,为社会培养人才。”慕天佑说。

在大慕庄社区西南方向,有一座“豆腐坟”,与之相关的故事在附近十里八村广为流传。

清朝嘉庆年间,大幕庄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秀才、文举等人才辈出,学文化的风气日益浓厚。不论是在田间割草、耕种,还是在家做家务,很多人随身携带书籍,歇息时就读书,村里不时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传说大慕庄社区居民慕庆福的高祖以种地、磨豆腐为生,他虽然文化底子薄弱,但聪明好学,就连外出卖豆腐也带着书,后来考中了秀才。慕天佑说:“卖豆腐的都能考中秀才,这个故事在大慕庄流传了200多年,这说明大慕庄当时学风浓郁,人人爱读书、求上进。”

有一年,河南省在许州举行秀才考试,监考老师食宿在察院。主考私下探望慕甲荣,并询问慕氏家族学生的学业情况,慕甲荣谦虚地说:“不中。”

事实上,慕甲荣的教学方法得当,学生攻读刻苦,多数已有功底。这次秀才考试,大慕庄有25人中考。消息传出后,震惊众人。为了弄清事实,官府派人到大慕庄暗访,村里村外的读书场景不仅打动了官府的暗访者,而且打消了主考和其他监考老师的疑虑。

重视教育,小村庄人才辈出

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民国时期,大慕庄的慕甲荣、慕灿西、慕水清、慕丙午等先后开办过私塾,大量村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大慕庄近代备受村民尊敬的教育工作者有慕庆煜、慕书贤等。”慕天佑说,慕庆煜出生于1920年,生前是一位老教师,德高望重,闻名乡里。1939年3月,慕庆煜开始在本村祠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被调往大悲寺、老关赵、贠庄和泉店学校执教。寒来暑往,他一干就是40多年,直到1980年才光荣退休。

慕庆煜生于文化世家,他的祖父慕文渊、父亲慕灿西都是有名的秀才。慕灿西的大半生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考中秀才后在家里办起了私塾,为社会培育人才。慕庆煜童年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认真读书写字,后来,他传承了父亲的事业——教书育人。

慕庆煜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时注重从道德品行上教育、引导学生。他教学注重方法,深入浅出,灵活多样。他教五、六年级的语文和地理课时,讲解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语言幽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慕书贤出生于1931年,1955年参加工作,投身教育事业38年,爱岗敬业。据《许昌市年报》1961年9月17日记载,许昌市优秀教师有慕庆煜、慕书贤等。

因为重视教育,大慕庄人才辈出。据统计,慕甲荣创办私塾“述德堂”后,大慕庄先后出现了19位文化名人,有秀才、举人等。近年来,该社区走出了2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为社会贡献力量。

传承文脉,“述德堂”焕发生机

慕天佑今年已经81岁了,他1958年入伍,后转业到湖北省黄石市工作。退休后,他回到大慕庄社区开办文化大院,并在文化大院的大门上悬挂“述德堂”牌匾。

“《述德堂小草》《先入言》《评改先入言》这几本书都是先祖慕甲荣所著。2010年,我和几位慕氏家族的后人幸运地寻找到了这几本书,并将它们放在展柜里供大家参观、学习。”在大慕庄文化大院里,慕天佑指着展柜中几本发黄的书籍说。

“国学丛书”“伟人著作”“三国文化”……文化大院内,各类书籍被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方便居民借阅。“图书室里有6000多册书籍,我们社区的居民随时可以来读书、学习,只要登记一下,就能免费借阅书籍。”作为文化大院的创办者,慕天佑说起社区居民对文化大院的喜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据慕天佑介绍,1997年3月,他回到大慕庄开办文化大院。经过不断完善,如今的文化大院不仅有图书室,而且有展示陶瓷文化、茶文化、戏剧文化、近代证券、军营文化等特色的文化专柜。“名圣室”里还有老子、孔子、孟子、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等,2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图片及文字介绍,让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大慕庄文化大院的墙壁上,镶嵌着24块牌匾。“清代,大慕庄有20多户人家的门楼上或者中堂的墙壁上挂着牌匾,有功名匾、贺寿匾、文魁匾等。这些牌匾有的流传了下来,被户主精心收藏,有的已经损毁。我收集并复刻了部分牌匾,这些牌匾见证了大慕庄的历史,希望大慕庄的居民都能留住这段记忆。”慕天佑说。

记者了解到,慕天佑等25名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建安区灵井镇大慕庄文化协会,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发展社区文化等。他们自筹资金先后印刷了《述德堂文化》《慕容、慕氏族史》等册子,以家风家教、传统文化、道德操守等为主要内容,对大慕庄的村史及人物事件进行总结,留住了乡村记忆。

“慕天佑在社区建文化大院,悬挂‘述德堂’牌匾,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而且传播了乡风文明,使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大慕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慕玉发说,大慕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正因如此,大慕庄的“文脉”才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