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社会与法

建安区人民法院

精准施策 加速办理涉企案件

本报讯 (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李恒干 付屹) 5月13日,建安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驱车700多公里前往天津市,与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就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执行的款项进行协商,促进执行款项快速进入扣划程序,为该企业纾难解困。

依法为企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建安区人民法院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广大中小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事、烦心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不断细化工作措施,推动诉讼、执行全流程提速,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

对于涉企案件,该法院开通立案审批“绿色通道”,能当天审批的一律当天审批,不能当天审批的次日必须尽早审批;压缩案件由立案庭到审理庭间的流转以及承办法官的办理周期,并由审管办根据审限节点进行适时提醒,尽可能实现案件快审快结。

对于民营企业提出的执行案件,该法院严格落实有案必立,坚决杜绝压案不立现象,并针对涉民营企业案件是否采取保全措施、是否能提供准确财产线索或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等情况分类施策,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并加班加点付诸实施。

对于涉企案件中的被执行人,该法院加大高消费限制令的适用与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的网络公开力度,以此敦促被执行人尽早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最终促使案件实质上执结。

对于终结执行程序的涉企案件,该法院定期回访,及时回应申请执行人的诉求,消除他们的误解与不满,同时争取他们的配合,及时查找被执行人或相关财产线索,及时跟进,在满足执行条件的情况下随时恢复执行,使案件得以彻底执行。

据统计,今年3月至今,该法院共审结涉企案件144起,成功调解20起;执结15起,执行到位金额16580964.36元;走访企业15家,准确把握企业的司法需求,“一对一”提供法律服务。

“我们将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一方面紧紧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线和重点任务,认真查找短板和不足,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全面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问责力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该法院院长吴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