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在许昌,春秋楼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建筑,它和文峰塔、灞陵桥等,都是广大市民心目中不可撼动的“许昌地标”和“文化名片”。
春秋楼因关羽夜读《春秋》而得名,历经元、明、清三代,饱经风雨洗礼。它一度破败不堪,在经历过大规模修复以及多次维修后,才呈现出今日的模样。
饱经沧桑,曾是多个单位的办公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政府比较重视对春秋楼的保护,分别于1959年、1979年和1989年进行了三次整修。1980年7月15日,春秋楼被确定为许昌县(今建安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楼的风采逝去,文庙等建筑也破旧不堪。
“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80年代的春秋楼非常破旧,文庙前街的房屋也比较低矮。”85岁的孔庆喜退休前从事绿化工作,他说,如今生长在文庙大成殿前的一棵梧桐树就是他和同事在1998年补栽的。
对于春秋楼的旧貌,史福岭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他还保存着20多年前自己拍摄的春秋楼、文庙等古建筑的照片。“这是大成殿的后墙,墙壁已经有了裂痕。”史福岭指着一张大成殿的旧照片说。
在史福岭保存的旧照片中记者看到,如今春秋楼景区东院紧邻文庙前街,曾经是一栋办公楼。“现在的春秋广场以前是居民区,都是低矮的房屋。”史福岭说。
“当时,外院的文庙、关圣殿、春秋楼为许昌县招待所,内院那一块地,前侧为许昌县法院,后侧为许昌县公安局。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昌县招待所搬迁后,许昌县文化局、许昌县图书馆等四家单位进驻这里。”史福岭说,当时的许昌县图书馆就设在文庙大成殿的位置。
许昌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文物古迹。全国300处三国文化遗址中,许昌占了80处,包括关羽辞曹挑袍的灞陵桥、秉烛夜读的春秋楼等。这些文物古迹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保护和开发,将会促进许昌的经济和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观光春秋楼的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许昌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开发三国文化旅游线入手,修复春秋楼景区。春秋楼迎来了蝶变之旅。
全面修复,社会各界踊跃捐资
据史福岭回忆,为挖掘许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1991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拨款70万元,对春秋楼文庙院内的部分住户进行拆迁,为该景区的全面修复打下了基础。1992年,许昌春秋楼文物管理所成立,春秋楼景区被确定为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针对春秋楼、文庙的修复,当时的规划提出要按照志书记载,恢复春秋楼“两院英风”的格局。西院内,修复照壁,重建山门,维修、彩绘春秋楼;楼内塑关公夜读《春秋》像,建关圣殿;东院,建问安亭,甘、糜后宫等。文庙院内工程则有:维修山门、戟门、大成殿、东西庑。大成殿内塑孔子及弟子像,并整理石刻等。
由于修复春秋楼等文物景点工程量大、耗资多,当时还成立了许昌市修复春秋楼暨三国文物景点募捐委员会办公室。
为了发动各界积极参与,当时我市拟了很多口号,如“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修复春秋楼,请君慷慨解囊”等,还印发了修复春秋楼募捐倡议书。
5月30日,记者在春秋楼景区内看到,春秋楼旁边有一条长廊,长廊的石壁上刻着“重修春秋楼功德碑”的字样,碑文内容记录了社会各界捐资重修春秋楼的事。“当时,市领导带头捐款,各单位积极响应,大家捐款的热情很高!”史福岭说。
在1995年的一则简报上,记者看到市直文化系统非常支持文物修复工程,超额完成了募捐任务。
越调表演艺术家毛爱莲、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为修复春秋楼慷慨解囊,各拿出1500元。曲剧表演艺术家张晓凤虽在外地演出,但心系募捐活动,委托他人捐资1000元。市文物钻探队听说能募捐,将全队的积蓄50000元全部捐出。春秋大剧院则表示,会将《真实的谎言》当天的放映分成收入全部捐献。
浩大的春秋楼修复工程获得了许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最终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1995年12月底,修复工程开始动工。
环境提升,成为许昌著名的“打卡地”
1997年年底,修复工程结束后,春秋楼等建筑焕然一新,1998年元旦起,对外试开放。修复后的春秋楼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新修建的关圣殿高大气派,成为人们拜谒关羽、观光旅游的人文景观;修复后的春秋楼设置了高台,内设关公读《春秋》塑像。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春秋楼景区的山门是当年城隍庙的山门整体迁建过来的。史福岭介绍,当时,春秋楼景区的大门非常破旧。于是,他提议将位于人民路城隍庙的山门整体迁建至春秋楼。这样做对山门这一明代文物也是一种保护。
与春秋楼仅一路之隔的春秋广场建成于1998年,是我市第一个新型城市广场,这里绿树成荫、花草丰茂,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以“春秋”命名的春秋广场包含了很多三国文化元素,广场草坪上有一匹昂首前行的骏马雕塑,是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广场上设立有图腾柱,上面有篆文阴刻的对联:“一片忠心垂千古,万民景仰到如今。”颂扬了三国英雄关羽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深受世人景仰。这些“文化符号”不仅为春秋广场营造了浓郁的三国文化氛围,而且使广场与春秋楼景区很好地融为了一体。
作为2017年许昌市城市建设“一号工程”的曹魏古城开工后,南大街渐渐呈现出楼榭重重、古巷深深的古城风貌。毗邻南大街的春秋楼景区成为不少外地人来许昌必去的“打卡地”。
如今,在春秋楼景区南侧,春秋广场地下停车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该项目完工后,游客游览春秋楼将更加方便,有利于推动春秋楼景区整体形象的提升。”史福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