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许昌往事

灵北社区旧事(三)

灵井寨的面积堪比昔日许昌城?

□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刘建益

6月15日, 杜庚寅指着自家院子旁的土堆说:“这就是昔日的寨墙,如今只剩下这么一截了。” 记者 谭宜姝 摄

核心提示

灵井镇辖区在清代及民国初期属灵井保。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朱又廉等人编纂的《许昌县志》寨垣篇中记载:灵井寨在灵井保。

灵北社区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讲上几段灵井寨的故事。相传,灵井寨的周长仅比昔日许昌城的周长少八步,可见灵井寨面积之大。

6月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曾经高大巍峨的灵井寨仅剩一截土寨墙,成了往昔岁月的见证。

大寨套小寨,寨外绕寨河

6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87岁的杜庚寅老人家时,他正在房中休息。听记者问起灵井寨,他指着自家院子旁的一个土堆说:“这就是昔日的寨墙,如今只剩下这么一截了。”

在灵井镇居民的记忆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灵井村是个十分坚固的寨子,不仅有又高又厚的寨墙,而且有充满水的“护城河”,所以又称灵井寨。现在,昔日的灵井村分为灵南、灵北两个社区。

灵北社区85岁的居民秦万益说,灵井镇政府所在的十字街,并非过去的老街。原来的十字街在现在的十字街向西约30米处。沿十字街向南,便是灵井寨南寨门。

“筑寨是为了防御匪患。”秦万益回忆,灵井寨由灵井大寨、东小寨和西小寨三部分组成。相传,灵井寨的周长仅比许昌城的周长少八步,可见面积之大。

东小寨和西小寨环形分布于灵井大寨东南侧、西侧,南部寨墙属于灵井大寨的一部分,形成了寨中有寨的建筑奇观。灵井街的自流泉泉水自北向南,流进东、西小寨的寨河里,形成一汪碧水。

“寨河就在寨墙下面,绕寨墙一圈儿。”杜庚寅老人所住的房子地势较高,位于往日的寨墙之上,他指了指院子前面地势较低的位置说,他家所在的位置就是原来的东小寨,也叫马家寨。起初有一马姓人家住在寨里,后来外出做生意了,现在这里没有马姓人家。

东小寨是灵井大寨的一部分,相传灵井寨南门上有一块红石雕刻的匾额,上刻四个大字“瑞接南极”,四字中间镶嵌有一颗夜明珠,后被盗走,只留下了一个圆眼儿。

灵井寨有四个寨门,均由青砖垒砌。每个寨门上都有红石雕刻的牌匾:东门为“迎旭”,西门为“望嵩”,南门为“瑞接南极”,北门为“承恩”。每个寨门向里约200米处建有过街亭;街中心十字路口建有高大的穿心阁,又称过街楼。穿心阁下面是四个临街的圆形拱门,供路人和车辆通行。

寨上有炮楼,防盗防匪患

灵井寨的寨门镶有铁皮,防盗防匪、坚固耐用。每个寨门两边都建有炮楼。炮楼上由青石镶嵌的圆形炮眼儿,分上下四层,供守寨人观察匪情和放枪炮使用。

“灵井寨高大坚固,曾多次抵御匪患。”秦万益说,过去宝丰、鲁山一带的土匪曾多次攻打灵井寨。灵井人拼命抵抗,土匪损失惨重,灵井寨始终没被攻破。

一天夜晚,近千土匪叫嚷着要血洗灵井寨。寨内村民齐心协力,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坚守寨门。他们手持大刀长矛,一致对外,拼死抵抗,誓与村寨共存亡。结果,土匪在攻寨时死伤无数,无功而返。这次攻寨,西小寨的李怀渊遭土匪枪杀,赵发亮被土匪用枪打伤。灵井寨的其他村民安然无恙,他们欢呼雀跃,杀猪宰羊,犒劳守寨勇士。

中原大战期间,灵井村方圆村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来到灵井街安家落户,有钱的人家还长期在灵井街开店做生意。

那时,灵井村附近有不少因战争而丢弃的炸弹和迫击炮,村民收集后统一保管,陈放于寨门之上,震慑周边匪患。从此,各路土匪不敢来犯。

相传,土匪夜晚攻寨,曾有村民看到关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大刀,在灵井寨上来回奔跑,他们认为那是关公在暗地里保佑着灵井寨。

秦万益说,1947年,他在灵井街白马寺读小学。一天,他和同学到灵井北岗采摘桑叶,在一眼井内发现一具遗体,急忙报告学校。经确认,死者是被许昌土匪头子李殿延手下杀害的解放军侦察员。村民把烈士安葬在灵井北岗。

次年春天,解放军第二次攻打许昌城,活捉李殿延。最后,李殿延被枪毙在灵井寨北寨门外。

寨墙高又宽,墙上能骑车

许昌解放后,各路土匪被一一镇压,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灵井寨失去了防范匪患的作用。

“灵井寨墙高10多米,用土夯制成,寨墙宽2米有余,墙上筑有寨垛,我小的时候经常在寨墙上玩儿。”何金遂说。

据当地一些居民说,灵井街南寨门上的牌匾“瑞接南极”四字最为神奇。从远处看,其字像是四个人骑着四匹马,最后一匹马的后边,有一对金光闪闪的鹌鹑在争斗。走近看时,除了能看到这四个大字外,什么也没有,让人无不称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村民从寨墙上取土,寨墙逐渐被夷为平地,仅剩的一截寨墙如今被开辟成了菜园。如果不是当地人指引,很难看出那一片青葱的菜园下,是昔日固若金汤的寨墙。

昔日的灵井泉水叮咚响,一年四季喷涌不止。自流泉自北向南,流向东西小寨背面的寨河里,在那里形成一汪碧水。“温泉自流霞满天,池塘连片荷花见。虾多鱼肥柳成荫,美景如画似江南!”这首优美的诗,正是当年灵井街美景的真实写照。

“咸丰灵井筑城垣,迎旭东门石匾嵌。阴刻望嵩防土匪,承恩面圣盼丰年。瑞接南极宝珠亮,胆破晴黄雨血鲜。四匾皆书灵井寨,铜墙九里保平安。”灵北社区年近80岁的退休教师韩长贵老人曾赋诗赞美灵井寨。如今,旧时的景物多数已不复存在,只剩一口古井和一截土寨墙,似在默默诉说昔日灵井寨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