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辛勤的“城市美容师”,也是守护美丽城市的普通劳动者……10月26日是他们的节日——环卫工人节。
在环卫工人的节日到来之际,记者跟随环卫工人,体验他们的生活,一起探寻科技赋能下的环卫行业新变化。
【深度“美颜”】
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环卫管理
在市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10月24日,市环卫处清扫一队路长薛学美在文峰路上忙碌着,她不断重复着弯腰、起身的简单动作,只为守护城市的清洁。
从事环卫工作十几年来,薛学美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把脏和累留给自己,把干净和优美献给他人,多次被评为“优秀路长”。
“做这份工作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不管天热天冷都不能松懈偷懒。我们的职责就是把路扫干净。”薛学美说。
市民对城市道路干净整洁习以为常的背后,是城市管理部门多年来在工作中不懈地探索与努力。各作业部门按照《许昌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和作业规范》,在单一保洁作业和机械清扫的基础上,增加道路巡检队伍、路面清洗队伍、沿街店铺垃圾收集队伍、“城市家具”清洗队伍、应急作业队伍等,实现分工精细化。
市城管局环卫处主任周建生告诉记者,在作业过程中,他们推广“一把扫帚”“日扫夜洗”“人机结合”等模式,消除保洁空白点,实现“从墙角到墙角”的无缝隙同步保洁;对车行道全面采用机械作业,对重要路段人行道采用人机配合的模式进行深度清洗,实现作业精细化。
“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得益于我们有一套新工作方法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最关键的是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周建生说,他们制定了《许昌市环境卫生作业精细化管理办法》,建立了跟踪督察机制及考核奖惩机制,完善了环卫工作应急预案,形成了一套在管理上上下联动、按制管人,在工作上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运行机制。
同时,我市环卫部门还坚持每周五开展一次城市清洁行动,并根据季节变化集中对实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每次清洁行动集中保洁人员500多名,出动各类环卫车辆20多台,对全面排查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道路问题进行处理,对处管中转站及公厕的顶部进行冲刷,全面擦拭站厕墙体立面,强化内部卫生保洁,大幅提升了处管道路及中转站、公厕的整体卫生质量。
【垃圾资源化利用】
科技手段引入绿色理念
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在许昌,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许昌垃圾焚烧发电是从2014年开始的,消除了生活垃圾简单填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随后,许昌开始建设静脉产业园,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还能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通过技术处理,原本对环境有影响的各种垃圾转变为新能源,重新投入经济建设,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静脉产业园内,执行欧盟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量比许昌天健热电有限公司大幅减少,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有些数值甚至低于标准很多。
“我们不仅承担着市区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还承担着禹州市、襄城县、长葛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该公司生产部相关负责人张奇辉说,这些生活垃圾在这里发酵时,产生的渗滤液通过管道送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可二次利用。发酵后的垃圾在投入焚烧炉前,还要进行烘干处理。一吨垃圾可发电350千瓦时,供三口之家使用两个月。
据了解,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20年累计焚烧处理生活垃圾91.75万吨,发电2.34亿千瓦水,供热3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另外,我市还制定了《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实现固体废物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目前,许昌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厂已建成。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 我市的餐厨垃圾将集中运往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变废为宝”,转化为可发电的生物质。中心城区将结束门店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混运、混处的历史,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垃圾分类】
打通线上线下,构建分类回收体系
对市民李鹏来说,资源回收日已成为她和儿子的固定“节日”。每到星期六,他们都会把分类积攒一周的生活垃圾打包,送到小区资源回收日活动现场,分类投放。
自从东城区率先启动今年的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中心城区已新增试点小区245个,试点小区总数达389个,覆盖居民15.67万户,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超额完成了省住建厅下达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目标任务。
“前端分类”一直是城市垃圾分类的难题。我市建立精细化“垃圾前端分流处理体系”,通过设立资源回收日和运用“互联网+”,探索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难题。
“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投,投了就可以积分,积分可以换生活用品,既方便又实惠。”在恒大绿洲小区智能垃圾回收箱前,一名正准备投放旧衣物的居民说。
记者看到,智能垃圾回收箱上有“金属”“纸类”“玻璃”“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等图案。居民选择品类,打开APP扫描二维码,把垃圾正确投进智能垃圾回收箱。垃圾投放有源可溯,分类效果有评有奖。
居民使用智能垃圾回收箱可以获得环保积分和现金,现金和环保积分可以互换。环保积分可以在大型超市、商场实现商品兑换、消费抵扣,并享受相应的环保折扣……一系列奖励措施吸引了众多居民自觉分类投放垃圾。智能垃圾回收箱内的各种废弃物由专用垃圾回收车及时运走。
虽然我市进行了不少探索,线上模式也很方便快捷,但就目前全市的情况来看,有些老旧小区没有引入物业公司,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难度较大,亟须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
我市还在做好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积极设立定时定点投放试点,创新推动厨余垃圾“车载桶装、换桶直运”模式,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关爱环卫工人,请您不要乱扔垃圾、拒绝车窗抛物、分类回收垃圾。您的一个小举动是对他们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