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这一领域有许多闪光之处,比如,榫卯技艺让世人惊叹。这一技艺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匠人的智慧。
我对木工活儿感兴趣源于小时候。那时,奶奶家的床、桌子、柜子都是请木工做的。奶奶家有个大院子,木工在那里工作时,我时常出神地看着他。刨木材时从刀片旁滑落下来的木屑、光滑的带着纹路的木头、清新的木材香味,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将儿时的这段记忆虚构进一些时间与环境元素,如夏日的黄昏,如秋日的午后。我将它们糅合在一起,把记忆定格成一帧帧电影画面。每每情绪有波动时,我便把这些电影画面在脑海中过一遍,心情就会渐渐平和下来。
我对木工活儿的兴趣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活的烦琐而淡化,反而,我想把这一爱好付诸行动。搜索网络,不难发现,一线、二线城市有诸多木工爱好者阵营。但是,在许昌,我鲜少听说将木工作为爱好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朋友闲聊时,获悉我市有一位木工爱好者,这可激发起了我的兴趣。
现如今,木工爱好者乐于做什么样的作品呢?这个小众爱好,有着怎样的魅力?11月1日,怀揣强烈的好奇心,我探访了木工爱好者梁岩的工作室。
“我从小就爱手工创作,以前还做航模”
梁岩的工作室在建安区。11月1日10时许,根据梁岩发来的位置,我按图索骥前往。拐入一个巷子后,我环顾左右,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工作室的标示。难道找错地方了?将车驶入巷子尽头时,我给梁岩打电话咨询。我俩通电话的间隙,我听到车后传来卷帘门升起的声音。之后,有人笑着朝我大声说道:“你没找错地方,我在这儿呢!”
“你的工作室没有起名字?”我问道。
“其实,这是我做木工活儿的地方,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梁岩回应。
迈入工作室,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大”,即使诸多设备伫立其间,也不显得拥挤。工作室里靠墙摆放着许多木板。梁岩说,这些木板有的是榆木,有的是核桃木,靠墙摆放,有助于它们更好地保持干燥。“这些木板我已放置了两年。”
除了大块头的设备之外,墙面上还挂着各式工具。防尘面具、工作围裙等细节上的装备也一项不少。
工作室里放置的大小工作台、椅子等,都出自梁岩之手。
“我从小就爱手工创作。”梁岩说,“以前我还做航模。但是,木工创作比航模复杂多了,这与我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
“这些桌凳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挺有设计感的,有着日式与北欧风的味道。”我指着工作室里零散摆放的家具问道。
“我大学时期学的设计专业,这或许对我的审美和创作灵感有一定的帮助。”梁岩说。
“坚守这份爱好,付出了诸多心血”
“为什么把工作室设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我充满疑问。
“因为做木工的时候会产生噪声,把工作室安置在闹市区,会给左邻右舍带去困扰。”梁岩说,“这间屋子有240平方米,空间大、采光好,不仅远离闹市区,而且位于巷子的尽头,便于工作,也不会影响到他人。”
采访当日,梁岩正在给刚刚做好的餐边柜刷木蜡油。他说,他并不是天天做木工活儿,工作之余才来这里。这个餐边柜,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制作成形,刷完木蜡油,一装玻璃,就可以使用了。
木蜡油的环保性和渗透性很强。“木材是会呼吸的。木蜡油与油漆的作用不太一样。木材被涂上油漆之后,就像呼吸被抑制了一样。而木蜡油不是给木材穿上厚厚的衣服,是渗入木材的‘毛孔’里,滋养木材,有效防止木材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开裂、变形。”梁岩说,“自己做的家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环保性。”
“没接触木工这一领域之前,我把它想得过于简单了。”梁岩说,“这满屋的行头置办下来,花费了不少钱。”
“你专门找行家学的木工吗?”我问道。
“不,都是我自学的。从网上看教程起步,一点点积累经验。这间工作室我从2019年年底开设,到现在已经两年了。”
“太了不起了,两年的时间,就能把家具做得有模有样!”
“刚起步的那段时间,其实很辛苦。”聊到这里,梁岩停顿了一会儿,深呼吸了一下说,“从寻觅工作室,到从各处淘这些大块头的设备,再到找车辆运送它们到这里,这些只是当时所面临的困难的一小部分。唉,我都不愿回想了,当初太难了。坚守这份爱好,我付出了诸多心血。”
“爱好,仅仅是爱好”
梁岩的职业是一名摄影师,他说,摄影的工作与他爱好的木工创作有相通之处。比如,摄影的前期筹备与后期制作,这和木工创作的前期设计与后期工艺很相似。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作为职业摄影师,工作的时候,更多地要考虑客户的需求,个人的主观意识会迁就于客户。他做木工活儿时就不一样了,心里有了新设计、新想法,不用考虑别人的意见,可以心无旁骛地付诸行动。这也是他不愿意将木工这一爱好转向经营的原因。“一旦将爱好与经营挂钩,我就害怕自己做不到这么纯粹地坚持一件事了。”
梁岩家里的床、餐桌等都是他制作的。“这个爱好不仅没有给我带来盈利,而且租房、买设备都需要花钱,重要的是,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的一个朋友在使用电锯的时候,因操作不当,将手指锯掉了。所以,我的家人一开始挺反对我这一爱好的。”
“现在家人支持你吗?”我问道。
“有一次,母亲来我家,看到了我做的餐桌。那个餐桌我是用核桃木做的,打磨得很光滑。母亲抚摸着餐桌说:‘这桌面摸起来像丝绸一样,这真的是你做的吗?’自那以后,家人渐渐支持了我的爱好。”梁岩说,我市将木工纯粹作为爱好的人不多,他所知的不超过10个人。他们经常沟通联系,分享经验。
“以后你有什么打算,仍然不考虑赢利吗?”我问。
“这一爱好是我释放情绪的窗口。心烦的时候,它能纾解我的坏情绪;心情好的时候,它能激发我的灵感。爱好,仅仅是爱好。我觉得掺杂太多功利心,反而让我无法放开手脚进行创作。”梁岩笑着说。
走出梁岩的工作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认真且专注是一个人很好的特质。也许他们不被人理解,或者没有得到回应,但自带热忱、一丝不苟的态度一点儿都不丢人,相反,让人深深钦佩。
不计艰辛,不计功利,朝着认准的目标努力,这或许就是初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