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透过文物看许昌

冯玉祥施政碑: 一段碑文铭记一段历史

□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吴艳丽

冯玉祥施政碑。

本版图片由许昌博物馆提供 1997年,人们在许昌东关桥下发现冯玉祥施政碑

“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灭尽。我们誓为人民建设极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木及做种种有益的事……”

在许昌博物馆收藏品中,有这样一通石碑,历尽近百年沧桑,无声地讲述着那段历史。碑文寥寥数语,铿锵有力。

那么,这通碑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刻立的呢?

11月2日,记者走进许昌博物馆,为您讲述冯玉祥施政碑的故事。

1.碑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刻立的?

当日上午,记者在许昌博物馆了解到,冯玉祥施政碑碑文曰:“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灭尽。我们誓为人民建设极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木及做种种有益的事。我们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训练军队的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军队是人民的武力。中华民国十六年,冯玉祥。”

“碑头呈圆形,碑文通俗易懂,形象地阐述了冯玉祥的施政纲领。在中原大战时,冯军和蒋军逐鹿中原,纪律严明的西北军赢得许昌人民的尊重。”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告诉记者,该石碑高235厘米、宽65厘米、厚16.5厘米,下部根榫宽21厘米、高12厘米、厚16.5厘米。

那么,这通碑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刻立的呢?据了解,1926年9月17日,为策应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军,冯玉祥在缓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革命联军总司令。随后,国民军经甘肃向陕西进发,直驱中原,势如破竹。

1927年6月1日,冯玉祥率部与北伐军在郑州会师。之后,冯玉祥掌握了豫、陕、甘三省党、政、军大权。其中,针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无法无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冯玉祥发出要把它们“扫除灭尽”的誓言,并提出了要为人民兴水利、办教育等,做种种有益于人民的事。

无独有偶,相同内容的碑刻不仅在河南省的新安县、伊川县、淇县等多处均有发现,而且在甘肃、陕西、青海等省也多有发现。可见,这样的施政纲领碑在当时冯玉祥的管辖范围内是广为刻立的。

2.冯玉祥施政碑是如何被发现的?

1997年,许昌市二中教师郭武退休后爱上了摄影,到哪里都带着相机,随走随拍。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捕捉到不少鲜活的摄影素材。因此,凡是人多热闹的地方,他总喜欢凑上前瞧一瞧,发现好的素材就用相机定格下来。

当年9月17日,他途经正在施工的东关桥工地时,看到大桥东北角围了一群人,便好奇地上前看个究竟。

原来,大桥旁躺着一通刚从护城河中挖出来的石碑,碑面上满是淤泥,碑文一时无法辨认。围观群众虽对石碑十分好奇,但因碑文不清,便慢慢散去。一向对古物颇感兴趣的郭武感觉到,眼前的这通石碑极有可能是一件难得的文物,于是他先用树枝剐去碑面上的泥污,又借来工地上的铁锹,慢慢地将碑面上的淤泥一点儿一点儿地戗掉,再让围观群众帮忙用水冲刷,他则用破麻布轻轻擦拭,终于,石碑上的部分字迹清晰起来。

看到“冯玉祥”的字样,郭武如获至宝,欣喜万分,赶紧将所发现的这一情况反映到许昌博物馆,并将所抄录的简化碑文内容交于许昌博物馆。许昌博物馆领导看到后十分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工地调查,鉴别真伪。经认真考究,该碑被确定为冯玉祥施政碑,属珍贵文物。

陈文利参与了当时装运冯玉祥施政碑的过程。她回忆道:“郭武老师很热心。他拿着描好的碑文找到我们,说发现一通民国石碑,急切地要求我们妥善保护。”

为此,1997年9月23日,陈文利和同事魏金琦、蒋淑静一起,带着一辆马车火速赶到东关桥工地,组织人员将该石碑装运回许昌博物馆。她说:“当年东关桥正在修建,河水放干,开挖淤泥时,挖掘机的铲子碰到了泥中的石碑,这才使得冯玉祥施政碑重见天日。”

3.冯玉祥与许昌有何渊源?

1927年6月,冯玉祥率部与北伐军在郑州会师。之后,冯玉祥掌握了豫、陕、甘三省的党、政、军大权,遍布河南各地的冯玉祥施政碑便是证明。

那么,冯玉祥与许昌有何渊源?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这是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最激烈的一次新军阀战争。大战的主战场在陇海铁路、津浦铁路、平汉铁路沿线。在平汉铁路沿线,双方部队的前哨就在许昌和漯河之间。争夺许昌的战争从1930年5月下旬正式开始。1930年10月上旬,蒋军占领许昌。这场战争给许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30年5月上旬,冯玉祥率部沿陇海铁路向蒋军进击。蒋介石为遏制冯军,令何成浚、王金钰于平汉铁路沿线发起进攻。双方在许昌城乡展开激战。双方势均力敌,蒋军还出动飞机狂轰滥炸,与对方交战20余天,战线涉及许昌全境。

据193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城南空中飞机盘旋,机关枪、炮弹毁损生命、庐舍不可胜数。其中《忆蒋冯两军在半坡铺的战斗》一文中记载,冯军部队穿灰土色

军装,比较破旧,最显眼的是每人都背着一把大刀,刀把上飘着红缨,非常引人注目。冯玉祥的部队纪律,每次找老百姓帮助烙馍,面粉都是自己带的。烙好馍,他们把剩下的面粉送给老百姓,作为酬谢。

在中原大战时,纪律严明的冯军践行了冯玉祥在碑文中所讲的“我们军队是人民的武力”这一施政理念,赢得了许昌人民的尊重。

一段碑文铭记一段历史,几十年风雨过去,石碑静默地等待着后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