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也加入了理财大军,一些老年人甚至把投资理财当成一项重要的业余活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缺乏理财知识、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的钱财,理财陷阱始终围绕在老年人身边。
网络理财陷阱。这类骗局往往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在20%以上”等诱惑性信息为噱头,打着帮老年人购买原始股等有价证券的旗号,让他们的资金汇入他人账号。对此,老年人切忌被高收益迷惑,一定要认清销售人员和投资渠道的资质,遇到需要往某人账户中汇款的要求,一定要警惕,避免掉进陷阱造成巨大损失。
现货白银投资骗局。这类骗局常以高额回报诱惑老年人开户,不法分子往往会向老年人介绍现货白银,称其交易灵活,有专业老师带着操作,盈利周期短。如果投资者盈利太慢,不法分子就会让投资者增加资金量。结果,老年人步入无休止的亏损状态。实际上这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势单力薄的散户要想赚到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参与白银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平台操作和交易软件。我国目前只有三家正规的交易平台——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正规的平台均有模拟盘,方便投资者进行模拟实际操作。
邮票、纪念钞等投资骗局。不少老年人喜欢收藏,他们常常可以听到假借“清邮原套大全票”“一次拥有新中国全版邮票大全”“毛主席经典诗词限量版邮票”等为噱头的邮票、纪念钞投资项目,这类投资往往会吸引大量的老年人参与。销售者许诺到期回购并高额返利,并声称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其实,无论是邮票、纪念钞还是艺术收藏品,通过这些途径赚钱绝非普通老百姓能轻易涉足的,也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推介或解读,这些“专家”大多由拿薪酬出镜的“演员”扮演。通常情况下,我国发行邮票和纪念钞,分别由国家邮政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消费者购买时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否则很容易受骗。
那么,老年人投资理财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市区一家银行的理财师给出了4点建议:一是购买理财产品需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平时要了解一些金融知识,切勿相信非法民间借贷行为。二是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老年人承受风险能力弱,在理财选择上,宜以稳健为先,千万不要相信“低风险”“高回报”的说辞。三是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凡是有人找你投资的时候要多留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钱掏出去。四是与陌生人打交道要谨慎,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老年人不会上网,信息相对闭塞,投资前一定要和家人、朋友多沟通,这样受骗的概率会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