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建设路毗邻护城河,与曹魏古城南大街交会,是许昌老城中心一条繁华的大街。这条街道所在的位置曾经是许昌的城墙。20世纪50年代,城墙“变身”为街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路上相继出现了农机商场、莲城商场、亚细亚商场等,成为人气颇旺的商业中心……时光荏苒,跟随记者来探寻建设路的“前世今生”吧!
□ 记者 毛迎
■ 建设路建在城墙旧址上,曾叫“新市场街”
2021年12月28日,天气寒冷。70多岁的市民曹发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曹魏古城游玩。在南城门外,他指着车水马龙的建设路说:“这条路所在的位置以前是城墙,我小时候曾经到城墙上玩耍……”
许昌的城墙历史悠久。据志书记载,许昌的城墙在明万历年间被砌为砖墙,清道光年间整修过一次。
翻开1933年版的《许昌县志》,内载的民国时期《许昌县城街巷图》清晰地显示完整的城墙护佑着城内百姓。
“城墙里面的土坡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被人踏出来的羊肠小道通上城墙顶……护城河的内沿儿直到城墙根儿,尽是荒滩,不准人马通行;外沿儿沿堤有路,路旁栽植杨柳。”据许昌人李季安先生(已故)所著的《忆民国时期的许昌县城》一文记载,20世纪30年代,许昌无战事,城墙和各种防御设施因年久失修而荒废,基本失去了军事作用,只有城墙本身成为人们登高远眺,俯瞰城关、市貌和散步赏玩之所在。
1938年11月,国民党政府下令拆除了部分城墙。“1947年,为抵抗解放军攻城,由国民党县政府建设科主持,对旧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1993年出版的《许昌市志》有着这样的文字记载。
1949年之前,许昌的道路多为坎坷不平的狭窄土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投资也逐渐加大。
为了修复千疮百孔的城市,20世纪50年代,政府决定推平城墙进行绿化。当年推平城墙以义务劳动的名义参加,各个机关、单位、工厂等都分配有任务,根据各段不同的地势情况,普遍向外推平。
1958年印发的《许昌市人民委员会关于推平城墙的工作计划》指出:“1956年春发动全市职工义务劳动,进行了挖湖和推平城墙工作,共完成推平城墙124.1公尺。”由于没有机械,全是人工扒、拆、推、拉,场面壮观。
打开一张出版于1990年的《许昌市区交通图》,记者看到彼时的建设路东至文峰路,西至曹庄,也就是说几乎包括了现在的许继大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许昌南城墙陆续被拆除,改造成街。当时,在该街东段新设立农贸市场,西段设立工业品市场,所以得名“新市场街”,1985年并入建设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路逐渐向东延伸,最后与文峰路相交。
■ 红火一时的亚细亚商场,你还记得吗?
进入21世纪,在原建设路的基础上,许继大道建设共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大多是通过经营城市的办法解决的,其中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了绝大多数,许继集团投资300万元换来了冠名权。建设路的范围从此变成了现在的文峰路至建设铁路桥。
在“老许昌”的记忆中,建设路上不仅曾有地标性建筑——许昌灯塔,而且有农机商场、莲城商场、亚细亚商场等,可谓商业“明星”云集,见证了许昌城市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位于南大街与建设路交叉口西侧的农机商场分外醒目。据“老许昌”回忆,农机商场也就是许昌市第二农机公司的商场,这家公司成立于1969年。当时,这家商场主要的农机商品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轴承及农用耕、耙、播、收、脱粒机具等。记者查询有关档案资料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新落成的农机商场很气派,内设商品展销、业务洽谈、质检服务、储备仓库等区域和部门,经营农机商品3000多种。
在春秋广场南侧风水球附近,曾耸立着一座非常有名的商场——莲城商场。1991年竣工的莲城商场和当时的百货大楼、人民商场等一样,是市区重要的购物场所。1998年10月,随着莲城商场后面的春秋广场建成开放,这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美中不足的是,广场前面的莲城商场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为增加市区园林绿化面积,让春秋广场完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1999年11月30日,莲城商场被爆破拆除,称为“许昌第一爆”。
1995年2月5日,郑州工银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河南鸿宝置业有限公司和许昌市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在建设路中段组建了大型股份制企业——许昌亚细亚商场。该商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一期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3700万元。1996年1月28日,许昌亚细亚商场隆重开业,带来了新鲜的商业气息。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商场效益出现下滑。2002年,许昌亚细亚商场更名为许昌鸿宝百货,从此“亚细亚”淡出了许昌的商业舞台。
■ 曾经的“水上乐园”,承载许多人的快乐回忆
“建设路上曾有个水上乐园,夏天很多人喜欢去那里游泳、戏水。”40多岁的市民李志伟说。在他的记忆里,水上乐园旁边有文昌宫,还有一个小型花卉市场。
李志伟所说的文昌宫和水上乐园都位于建设路东段。1985年,我市进行旧城改造,市工人文化宫部分建筑被拆除。场地的缩小和分割严重影响了文化宫的功能。为满足市区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和健身需求,市委、市政府着手在建设路东段建职工乐园,占地约66000平方米。1987年,市总工会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在文昌阁旧址建许昌市文昌阁职工乐园的申请,很快得到批准。1992年,许昌市文昌阁职工乐园建成开放,后改名为市职工活动中心。因位于察院西街与建设路交会处的“文昌宫”活动大楼非常气派,市民便把市职工活动中心俗称为“文昌宫”。
“文昌宫”大楼以东,有文昌苑和水上乐园两个门朝南的大院。李志伟回忆说,水上乐园里有环形泳道、冲浪池、儿童游乐池等设施。每到夏季,市民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到这里戏水消暑,水上乐园成了欢乐的海洋;冬天的时候,水上乐园还是很多冬泳爱好者的大本营;春节期间,水上乐园还多次举办过灯展,非常热闹。再后来,市委、市政府从许昌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市职工活动中心进行了整体拆除,谋划了新项目——许昌职工之家。2011年,水上乐园也被拆除。
近年来,我市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谋划了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将护城河连在了一起。建设路沿线的风光变得更加旖旎,吸引着人们休闲、游玩。我市抓住百城提质建设机遇,谋划实施了曹魏古城项目,如今建设路与南大街交会处,巍峨的南城门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