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今,只有幼儿园才会布置的剪纸作业,却被这个大姐玩到了大师级别。她的一张《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剪纸,由于极具独特性,有人愿意高价收藏。书法艺术家、文人政客、各大新闻媒体都被她的作品吸引,为她点赞、采访报道,乃至中国邮政部门也用她的作品发行纪念邮票。她就是田秋香,自学剪纸30年,她的人物剪纸作品比画还美。
剪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这种手艺活儿,早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流行,《史记》中就有记载,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候。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也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与剪纸同出一辙。
“剪纸是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2月26日,在光明路延中小区南侧的墨缘书画院,记者见到了田老师。她告诉记者,剪纸是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田老师说,这项手工艺术现在不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的材料只有一把剪刀一张纸
“剪纸的材料十分简单,只有一把剪刀一张纸,不过,创作的过程十分考验人的耐心。”田老师说,在开始前,首先需要将想呈现的画面画出来——起稿,再勾勒线条,以便分辨出疏密关系、黑白关系、线条粗细、比例关系等基本效果。
“为了保证人物剪纸的形象准确,我在剪刻人物时,会先剪刻人物的五官部分;剪刻花鸟时,会先剪刻花鸟的细致部分或紧要处,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剪刻。”田老师说,做出一个剪纸成品的进度,完全取决于作品的精细程度。
在墨缘书画院记者看到,田老师的剪纸,即便是人物的眉毛,也能做到根根分明、参差有致。田老师告诉记者,人物剪纸最难反映的是人物的神态,由于剪纸不具备立体感,因此人物的神态、光暗面很难通过剪刻表现出来。为此,她时常自己对照镜子,摆出照片中人物的动作,去观察人物的细节,以及所要表现的情绪等。
剪纸作品被书画艺术家留下印记
在墨缘书画院二楼,记者看到一幅巨型的“剑”字剪纸作品。起初,记者以为这是哪位书画大师用红色颜料创作的书画作品,走近用手触摸该作品后才发现这是田老师创作的剪纸作品。
看到记者满腹狐疑,田老师笑着向记者解释:“这幅作品是我参加外地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时,拍摄的一位书画大师的书画作品。回来后,我将其书画作品通过剪纸的艺术形式创作了出来。”
“该书画艺术家通过微信看到我的巨型‘剑’字剪纸作品后也十分震惊,专门乘车来到许昌墨缘书画院鉴别该作品,并在该剪纸作品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田老师说,她的剪纸作品上能留下书画艺术家的印记,这表示她的剪纸得到了该书画艺术家的认可。一幅剪纸作品能得到书画艺术家的认可,可想其剪纸的逼真程度。
从不因作品价值而创作剪纸作品
墨缘书画院不仅有田老师的剪纸作品,而且有来自全国各地书画大师的笔墨书画作品。
作为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田老师参加过不少各地举办的民间文艺活动。活动中,她结识了许多书法艺术家,一些书画艺术家在看到田老师的人物剪纸作品后,希望田老师帮忙创作自己的剪纸肖像作品。作为礼尚往来,这些艺术家也将自己的书画作品送于田老师收藏。
“我从不因作品价值而创作剪纸作品。”田老师说,就拿《许昌塔文化博物馆》这幅剪纸作品来说,该作品她共创作了两幅,一幅被许昌塔文化博物馆收藏,另一幅她作为自己的展品进行了收藏。曾有个别企业老板,希望高价收藏田老师手中的《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剪纸作品,但都被田老师拒绝了。
如今,田老师不仅为我市的传统文化创作了《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剪纸作品,而且为许昌曹丞相府、许昌春秋楼创作了《魏武王曹操》《忠义千秋关羽》等剪纸作品。2022年春节前后,她还为我市创作了抗疫剪纸作品,迎新春剪纸作品,迎冬奥会剪纸作品等。
开创墨缘书画院,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只是我的个人爱好之一,由于参加了不少民间文艺活动,我还喜欢上了书法、绘画、篆刻等民间艺术。”田老师说,开创墨缘书画院就是为了传承许昌传统文化,为民间文艺大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因为长时间使用指腹稳定剪刀的位置,田老师的食指指腹已经失去原有的弹力。如今,她多次参加国内各省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并获得大奖。尽管田老师获取了无数名声,但她依然努力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专门在墨缘书画院开办了培训班,传授青少年人书法、绘画、剪纸等民间技艺。
只要还有如田老师一样的传统民间手艺人,我们相信书法、绘画、剪纸等民间技艺就永远不会失去生命,非遗也会在新一代人的手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