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许昌往事

许昌屯南旧事(一)

城南屯里,兵家必争

□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至今,屯南社区的老街上,还保留着碾粮用的石磨盘。

胡学勤(前)给记者讲述往事。

核心提示

屯里因曹操在此屯兵、屯粮而得名。《许昌县地名志》中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屯田许下。这里是主要的军民屯田处,因城北亦有屯里,故名南屯里。”

说起村庄的大,屯里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小庄屯里,18个生产队。学校也不大,18个班。”这是用调侃的口吻说屯里是“小庄”,其实是在显摆。“不要说在城南,就是在许昌市、河南省,有18个生产队的村也难找!”

3月中旬,带着种种好奇,记者来到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湖街道办事处屯南社区,来探访屯里的往事。

屯里

因曹操在此屯田而得名

汉魏时期的许昌,是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曹操的军事大本营。曹氏集团雄踞许昌25年,在此“修耕植以蓄军资”,大兴屯田,逐鹿中原,完成了我国北方的统一。其中,著名的“许下屯田”也是曹操在迎汉献帝后在经济上的一项重大举措。

因此,今日的建安区以及毗邻的一些县、市,有许多以“营”或“屯”作为称谓的村。如韩营、高营、老吴营、屯里、陈屯等,据说都是当年屯田者的聚居地。

《许昌县地名志·南屯里》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屯田许下,这里是主要的军民屯田处,因城北亦有屯里,故名南屯里。至今还流传‘扁豆扁,豌豆圆,居民合作来种田’等民谣。”

《魏书》记载:“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写的是,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就招募民众在许县附近屯田,收获粮谷百万斛,于是在州郡按照惯例设置“田官”,各自积累粮草。

曹操在许昌屯田的地方,就有“任峻屯田处”“枣袛屯田处”“邓艾屯田处”“韩浩屯田处”等。这些屯田处分布在建安区的张潘镇、鄢陵县的马栏以及与许昌交界处的临颍城以北等地。

平时,我们在一些乡镇,总能听到很多带“营”“河”或“屯”字的村庄。这都与当年曹操“许下屯田”有一定的联系。

《许昌县地名志》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屯田许下,这里是主要的军民屯田处,因城北亦有屯里,故名南屯里。”

“屯里”位于市区许由路以南,西临运粮河,南临清泥河,北至阳光大道,东至解放路。

“我们屯里村在许昌城南可以说是最大的村庄,因为一个村就有18个生产队。1956年,为了便于管理,屯里被分为屯南和屯北两个村庄。直到2006年,屯南和屯北两个村分别改为社区。”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保英说。

屯里曾经历过多次激战

据《许昌文史资料》记载,蒋介石与冯玉祥许昌之战,是蒋、冯、阎“中原大战”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许昌历史上规模较大、投入兵力最多、时间跨度长、也最为激烈的一次军阀战争。

1930年5月上旬,冯玉祥率部沿陇海线向蒋军进攻。蒋介石为遏制冯军,令何成浚、王金钰在平汉线发动进攻。1930年5月16日,王金钰部在临颍县将归属冯玉祥的樊钟秀部包围,步步向许昌逼近。樊部于1930年5月25日从临颍县败退许昌,据城死守。于是,双方在许昌展开激战,许昌城以南、以西尤甚。

屯南社区居民张怀德说,他小时候听父亲张国安讲过,当年村民张国安曾给驻扎在屯里的部队喂过战马。据说,有一天,蒋介石的部队正在屯里街头吃饭,冯玉祥的部队突然就打了过来,于是,便有了“冯玉祥的大刀片,把蒋介石的部队堵在张家过道里”一说。

军阀混战期间,吴佩孚的部队也曾驻军在屯里。有一次,战斗失利后,一位自称家在南方的连长骑马跑到村民张长欣家,说自己不想当兵了,想回家。就这样,半夜时分,这位连长穿着张长欣给的衣服骑马离开屯里。

让人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位连长所在的部队派人到屯里找人,竟把张长欣抓了起来。随后,张长欣被吴佩孚部队的官兵带到城东的一个破庙里,进行严刑拷打,直至去世。

日军曾将屯里当仓库

屯里因为在许昌城南,在日军攻破许昌城后,他们也把屯里当成大后方的仓库使用。

“他们先把村民全部撵到村外。老百姓大都携家带口,牵着牲口,在地里用高粱秆或麦秸秆等农作物搭一间草庵居住,也有少许的村民到附近村庄投亲靠友。”今年78岁的居民李保山说。

日军把村民从村庄撵走后,使用铁丝网把全村给围了起来,并在铁丝网以外挖了壕沟,防止外人进入。

今年85岁的屯南村原党支部书记胡学勤,不仅是亲历者,还被日军的子弹打伤过。

胡学勤说,当时,日军在他们的仓库只留下了一个汽车运送物资的通道,算是一个大门,平时由持枪的哨兵把守。

当时,群众最缺食盐。一天晚上,村民张怀义的哥哥张怀恩和几个小伙伴曾偷偷钻过铁丝网,到日军的仓库里拿了几包白糖和食盐。

胡学勤回忆,日军投降前夕,他才8岁大。有一天,在他家里临时的打麦场上,家人正用牲口拉着石磙碾压收割的小麦,他就光着身子追着石磙玩耍。突然,家人见他倒在地上,哭闹不止。

“当时我啥都不知道,就感觉肩膀疼得厉害,上面还有一个流血的口子。当时,我的家人还以为我只是摔倒了,还吵我‘哭啥哭,还不站起来’。”胡学勤回忆。随后,家人看他哭闹不止,把他拉起来一看,才知道他的左肩中了日军的子弹。

直到数年前,他才和家人来到许昌市中心医院做了手术,将一颗3厘米长的子弹取出。

这件意外伤人事件,也成为日军侵华在许昌罪行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