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承包了不少蔬菜大棚,一根根刚上市的黄瓜清脆鲜嫩,若是削净了瓜皮,朝诱人的瓜肉咬上一口,满嘴透着一股淡淡的清甜。
小姨对母亲说:“批发和市场零售之间的差价很大,要是有时间,你可以每天拉一些去卖。”母亲听了有些动心,自从家里的几亩地被征用,她整天嚷着闲得难受,再则离家很近便有一个集贸市场,摆个摊位还是很方便的。
黄瓜拉来后,母亲拿出一张用布缝制的花垫子,又从亲戚家借来一台电子秤,再拎上一个小马扎,销售黄瓜的准备工作便做好了。到了市场,母亲将两个塑料筐一靠,上面铺好垫子,再摆上十多根鲜黄瓜,乍一看也挺像模像样。母亲不善于吆喝,大部分时间是“稳坐钓鱼台”,待顾客主动询问时,才会热情地介绍。
下班后,我赶过去帮忙,发现驻足停留的顾客,对相同的黄瓜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解读。有的人嫌黄瓜上的顶花不够鲜艳,说采摘下来的时间长了;有的人嫌顶花过于鲜艳,说有被抹药的嫌疑。有的人嫌黄瓜的外观不够水嫩,有的人却专拣表皮蔫儿的黄瓜买,有的人嫌黄瓜太粗,有的人又嫌黄瓜太细,有的人嫌黄瓜的形体不够直,有的人却偏偏只买外形弯曲的黄瓜……
一天下来,母亲对顾客的“评头论足”颇有不满。一般来讲,好黄瓜的定义是形体笔直纤细、顶花带刺、表皮鲜嫩,但真正到了顾客眼里,却必须要经受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街头有一个卖杏的商贩,来人问这杏酸不?商贩赶紧说:“不酸,甜着呢!”那人摇摇头,边走边说:“我媳妇怀孕了,非要吃酸的不可。”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问杏酸不?商贩赶紧说:“不甜,酸着呢!”这人也摇摇头走了,还边走边说:“我是买给母亲吃的,太酸了怕她倒牙。”
人生有好有坏,就像黄瓜摊儿上尽显的百态。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生活在赞美声中的,我们无法苛求被每一个人喜欢,因为只要我们活着,就一定会遇到或指责或质疑的目光。
也许,我们应该像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一样,淡然面对顾客的挑拣,豁达地固守自我的价值,并努力活出人生真味!
□ 刘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