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志刚 张昆仑) 明明合同已经解除,却又被诉至法院。接到法院传票的他不知所措。好在有律师帮助,让他避免了经济损失。
小王家住禹州市,大学毕业后与同学合伙开办了一家公司,主营日语培训业务。2019年3月,小王以个人名义在禹州市租了一处临街门面房,用于公司办公,租期5年,每年租金3.6万元,按年支付。2020年疫情发生后,小王的公司几乎处于停业状态。2022年3月,禹州市发出停止开办校外辅导机构的禁令。眼见公司经营无望,小王与房东李某协商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李某表示同意。3月底,小王搬离所租房屋。7月,小王突然接到法院传票。原来,李某将小王告上了法庭,除诉请解除双方的房屋租赁合同外,还要求小王支付2022年3月份至起诉之日的租金。
创业失败又摊上官司,不知所措的小王来到河南名人(禹州)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值班律师杨冰了解到,小王与李某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时并没有形成书面材料,仅进行了微信沟通。
接受小王委托后,杨冰立即展开证据搜集工作。在与小王沟通时,杨冰发现小王的手机中存有一张2022年3月15日的照片,该照片显示李某房屋大门上贴有一张出租广告,上面留的电话号码就是李某的。随后,杨冰直接联系李某,并出示了这张照片。在证据面前,李某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经过杨冰的释法明理,7月中旬,自觉理亏的李某自行撤回了对小王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