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许昌往事

郭集社区旧事之二

蚩尤后裔保留了 “门板宴”的祭祀习俗

郭集社区的蚩姓居民将《重修蚩家堂》石碑保留了下来 记者 毛迎 摄

□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苏青龙

蚩姓,中国罕见姓氏。据《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蚩氏,蚩尤氏之后也。”蚩姓是一个单一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起源于蚩尤。许昌东城区祖师街道办事处郭集社区有700多人皆为蚩姓,占全国汉族蚩姓人口的70%以上。

蚩尤涿鹿战败后,其部族大部分撤离中原地区,分别徙居于山西、川黔等地,今天的苗族、畲族、黎族、彝族、土家族等,皆尊蚩尤为始祖;一部分仍留居中原地区,与汉民族融合,部分后裔改为屠姓、邹姓、阚姓等,也有人崇拜祖先,坚持以蚩为姓。

郭集社区有中原“蚩尤村”之称,该社区的蚩姓居民保留了“门板宴”祭祀的独特传统,并修纂了中华蚩姓第一部家谱——《蚩氏族谱》,将传统文化沿袭了下来。

蚩尤后裔弃武从“织”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领袖,率领着一支骁勇善战的氏族。

“蚩尤重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在中华文明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这也是蚩尤被今人尊为中华人文三始祖之一的原因。”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蚩姓委员会会长蚩中山说。

《管子·五行》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为当时。”“天道”指天文历法。“当时”为熟悉岁月时令,安排农业生产生活的官职,同《周礼》中的“天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之职。由于蚩尤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居于滍水,其农耕生活远比游猎部落稳定,种植水稻,丰衣足食,得“盐泽之富”,冶铜制作兵器。《管子·地数篇》记载:“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山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蚩尤以金(铜)作兵器,出葛庐之山、雍狐之山兼并诸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逐渐强大。

涿鹿之战后,一部分蚩尤后裔沿滍水(今沙河)往下游迁徙,入颍河到达许昌并定居下来。在这里蚩尤的后代繁衍生息,为了安定的生活,蚩尤后代遵守祖训,不再争强好斗,而是教导男丁后代弃武学习养蚕、缫丝、织帛、编织工艺,后来更是发展成了一种营生的手段。郭集蚩姓族人至今感念祖先的聪明才智,让蚩尤后裔靠编织手艺养家糊口。

根据郭集社区年长的蚩姓居民回忆,蚩姓族人扎根于郭集后,世代辛勤劳作,在民国年间蚩伦八作为家族掌柜时,蚩姓一族人丁兴旺,男耕女织,务农同时兼营手工纺织作坊,尊师重教,辛勤培育后人,教导子孙努力读书报效国家。

在蚩姓家族里,一直保留着手工编织花边的传统,而在云贵苗族服饰和手工纺织品中,不乏各种“花瓣”等传统手工编制技艺的出现,根据历史文献和苗族传说,苗族先民最早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的九黎部落,涿鹿之战后九黎部落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传统的手工纺织技艺,也许是蚩尤后裔中古老纺织工艺的历史传承。

独特的“门板宴”祭祀习俗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在一些重大节日里总不忘祭拜先人,以示孝敬、不忘根本。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有所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族祭祀活动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蚩姓人对姓氏的认同感很强,郭集社区一些上了年纪的居民都记得,20世纪50年代村中曾有蚩姓祠堂。“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祠堂祭祖,后来祠堂被毁了,只剩下一大一小两通石碑。”蚩中山说。

郭集社区的蚩姓祠堂虽然已不复存在,但蚩姓一族保留了独特的“门板宴”祭祀习俗。

涿鹿之战后,幸存下来的一支蚩姓族人经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定居郭集,垦荒种田,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祭祀祖先的时候,为了区别黄帝后人,郭集蚩姓族人将祭祖时间定于农历十月初二,以门板为桌子,聚餐祭祀。“门板宴”就是蚩姓族人特殊的祭祖形式。

农历十月初一又叫“祭祖节”,位于中原腹地的许昌大部分人家都会在这一天祭祖,但郭集社区蚩姓族人祭祖的时间为农历十月初二。每逢农历十月初二祭拜先人的日子,当地的蚩姓族人都会聚在一起举行祭祖仪式,吃“门板宴”。“门板宴”这一独特的礼俗充分体现了郭集蚩姓族人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一通石碑见证郭集往事

“这通石碑就是在蚩家坑里发现的,据说蚩家坑是当年曹操修‘高庙’时取土留下的,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在郭集社区一户居民家的门楼里,83岁的社区居民蚩付洲指着一通《重修蚩家堂》石碑对记者说。

清同治六年(1867年)遗存下来的《重修蚩家堂》碑高146厘米,宽56厘米,厚16厘米。石碑已断成两截,依稀可分辨出上面记载着重修蚩姓祠堂的故事。碑文考证辨识如下:蚩家堂位于许昌东承恩保(今建安区祖师街道办事处)郭集东,于清乾隆年间(1755年—1775年)曾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第三次重修。

蚩家堂原名菩萨堂,“始,蚩氏创之,蚩氏修之,名为蚩家堂”,“丙寅夏月被淋雨倾圮”,同治丙寅年,即公元1866年(同治五年)夏天,被大雨淋毁倒塌,蚩氏意欲独自修建,然而力量有限,商量与他人同修恐越俎代庖,但又不愿坐等其废。经查庙中碑记,乾隆中年,曾有魏荣首事重修,“而群修之议遂定仍推蚩为首事重为修理”,庙貌一新。

碑文记载,本次为祠堂第三次重修,由清同治年间的蚩廷昭、蚩廷良、蚩廷选、蚩廷孝等人集资重修。后由蚩顺江将《重修蚩家堂》石碑放置于蚩家坑内才得以保留至今,该碑搬运途中在中间部位斜向断裂。

20世纪50年代,村中还保留着蚩姓族谱,可惜后来族谱被烧了。时至今日,郭集社区还有一个蚩家坑,据说是修建魏文帝庙(俗称高庙)时取土所留,由此可以推断,蚩姓在郭集生活至少有上千年历史。

蚩中山说,蚩尤战败后,因封建正统观念排斥,其形象一直被妖魔化,因此,姓蚩的人不多。有些蚩姓人为了避免受牵连,改蚩姓为池、迟等姓。

2019年,郭集蚩姓族人在蚩中山的倡导下,修纂了中华蚩姓第一部家谱——《蚩氏族谱》。据统计,全国汉族蚩姓人口不足千人,郭集社区占70%以上。在修纂族谱的过程中,蚩氏族人自发组织到山东、新疆、青海等地寻亲,迁往山东等地的蚩氏族人因此找到了“根”。